郜春海:發展低空經濟的目的是爲了賦予人類新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人類
鳳凰網財經訊 2025(第三屆)長白山論壇於2月22日在吉林·白山隆重舉辦,本屆論壇以“冰雪長白 東風日白”爲主題,由鳳凰網財經主辦、東北證券協辦,匯聚各界智慧,探討經濟發展與東北振興的全新路徑。
郜春海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低空產業聯盟輪值主席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低空產業聯盟輪值主席郜春海提出了他的觀點:“據預測,到2040年全球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據中國民航局最近測算,到203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約爲3.5萬億人民幣。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爲,低空經濟可能成爲房地產的替代品,因爲房地產業正在下降。低空經濟是一種經濟形態,它不是產業,它是全民可以參與的經濟活動。這一經濟形態的特點可以歸納爲低空製造、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和飛行保障。”
在郜春海看來,2024年是低空經濟的元年,今年則是這一概念落地的一年。2024年低空經濟呈現出“熱”和“亂”的特點,“熱”是大家一哄而上,“亂”是因爲大家稀裡糊塗衝進去了,不知道怎麼幹,所以才顯得亂。低空經濟預計將爲人類傳統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低空經濟實質上是空域資源的經濟利用,其主要目的是將空域作爲生產要素釋放出來,其特點包括產業鏈輻射廣泛、成長性強,具備帶動性和動員性。
郜春海強調,發展低空經濟的目的是爲了賦予人類新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人類。它應該解決人類難以達成或無法解決的問題,成爲我們的助手,而不是替代我們,把我們給卷掉,讓我們沒工作,這不是我們的目的。此外,低空經濟在運輸配合方面發揮着聯動作用,尤其在低空物流領域具有重要作用。最終,低空經濟一定是實現載人的,而載人類一定從文旅性體驗開始,最初可能在3到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實施,因爲更遠的距離可能會帶來不確定性。最終,低空經濟一定會實現飛行汽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