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飛彈、無人智慧武器 陸九三閱兵新武器受矚目

中國大陸將於9月3日舉行的閱兵式將有哪些新式武器亮相備受矚目,圖爲參閱隊員早前進行訓練資料照。(新華社)

中國大陸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活動將於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香港星島日報引述央視報導,大陸此次首次集中展示解放軍力量結構新佈局,所有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是繼2019年十一大閱兵後解放軍新一代武器裝備的集中亮相。

其中又以超高音速飛彈、無人智慧型武器、雷射等受矚目。高超音速是指物體的飛行速度超過5倍聲速,也就是大於等於每小時6,125公里,若以這個速度從北極飛到南極,只需不到三個半小時。高超音速飛彈最大的優勢是飛得遠、突防能力強,而且可以針對目標進行精準而猛烈的火力打擊。

其中高超音速武器,外界首先想到的就是東風-17常規導彈。2019年中共建政70週年盛大閱兵中,東風-17常規飛彈首度公開亮相,與以往圓錐形彈頭飛彈不同,東風-17的彈頭呈扁平三角錐形,有水平和垂直的短翼,這樣設計的彈頭飛行軌跡靈活多變,突防能力大大增強,能夠全天候、無依託,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這次閱兵預計還會展出鷹擊-21 高超音速飛彈,針對遠程水面艦艇。該飛彈主要設計目標是針對敵方設防嚴密的超大型海上目標。據央視新聞評論員魏東旭稱,其特點是以類似於彈道飛彈的飛行方式,實現了遠射程和突防能力的進一步強化,可針對地面的目標,尤其是嚴密設防的高價值目標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亦即,轟炸機可以在對方防空體系火力圈的打擊範圍外,把空射型的高超音速飛彈發射出去,突破對方的防空火力攔截,針對高價值目標進行摧毀,轟炸機可以在發射完飛彈後儘快返航,戰場生存能力會進一步提升。

此外,新域新質作戰力量也會是9月3日閱兵的一大亮點。近些年中國大陸在無人智慧等新質作戰裝備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央視稍早前播出的紀錄片《攻堅》,即首次出現無偵-10和無偵-7一起執行任務的畫面。

魏東旭表示,它們是有角色分工的,比如說其中的一架無人機可能主要是使用合成孔徑雷達,包括其他的傳感器進行廣域偵察。另外一架無人機可能就要對它進行精準識別,把目標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圖像及時回傳,指揮人員馬上就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戰術戰法,針對目標進行及時有效而精準的火力打擊。

另,無人智慧化裝備同樣受到關注。在去年珠海航展上引起廣泛關注的「機械狼」即屬於智慧化四足機器人,它們可以像狼一樣實施集羣作戰,能攜帶不同載荷在複雜地形上配合步兵戰士作戰。不少網友都表示期待在今年「93」大閱兵中看到「機械狼羣」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