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優質!科技助力早稻豐收 糧食穩產基礎牢

(原標題:高產優質!科技助力早稻豐收 糧食穩產基礎牢)

央視網消息:眼下,南方早稻陸續成熟、進入收穫期,在主要產區湖南和江西,種植戶正搶抓搶收的早稻、搶種晚稻。

在湖南醴陵市,種糧大戶張啓來正在對340畝早稻進行集中收穫。由於今年採用了大馬力農機搶收,不僅效率比過去提高30%,損失率也大大降低。

在湖南寧鄉市,箭樓村千畝核心示範田正在進行實收測產。結果顯示,今年早稻單產水平比往年有了明顯提升。

在另外一個早稻主產省江西,萍鄉市湘東區種糧大戶餘江的400多畝早稻正在收穫,他告訴記者,今年選用了高產早稻品種,抵禦了育秧期低溫天氣的不利影響。

江西:現場查驗挑選 高產優質早稻新品種加快推廣

發展早稻生產,對於穩定雙季稻面積、增加糧食總產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高產優質早稻品種的培育尤爲關鍵,來了解最新情況。

在位於江西萍鄉的中國水稻研究所早稻育種基地,來自全國的100多位水稻育種人員正在對早稻新品種長勢進行現場查驗。

中國水稻研究所萍鄉早稻研究中心主任聖忠華介紹,目前新品種主要針對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等地。

近年來,我國水稻育種科學家在水稻產量提高、抗性改良、優質食味提升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通過基因技術、育種加速器賦能,將一個新品種的培育時間從5—8年縮短到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