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髒亂!臺北市環保局推公廁改造 資源回收再利用成亮點

臺北市環保局與在地民衆共同規畫的南港1號公廁改善案,近日已完成,利用回收輪胎美化環境,打造環保、節能與景觀的社區。(翻攝自臺北市環保局臉書∕胡雅涵臺北傳真)

爲了讓民衆在使用公廁時,能夠感受到整潔乾淨的環境,臺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利用輪胎、廢木材等回收物、植被美化及公廁管理隊和資源回收隊的人力,提升公廁外觀。資源循環科長林鈺惠說,今年還有中山區與松山區各一座公廁改造計劃,盼民衆能夠參與。

環保局目前列管公廁有6885座,隨着近年來生活品質的提升,對於公廁環境需求也越來越高,環保局使用環境永續的方式整修公廁。林鈺惠說明,許多公廁受限《建築法》、土地產權以及年代久遠,沒有辦法去做傷筋動骨的更新,但是可以透過拉皮、植栽美化,利用現有的回收物或是廢木材以及公廁隊和資源隊的人力,打造省錢、環保又美觀的公共空間。

近期完成的南港1號公廁改善案,在地民衆透過參與式預算提案與環保局合作規劃,將原有的水塔與加壓馬達,改成自然水壓,使用回收輪胎美化外牆,屋頂塗上融合周邊景觀的防水漆,搭配屋檐包邊、電路與排水線重整,另外,原本的化糞池與畸零地整平,植上草皮與花圃,打造環保、節能與景觀的社區。

林鈺惠說,今年還會再改造兩座公廁,分別在中山區和松山區,等決標程序結束後,會結合在地裡長的意見,做符合當地特色的改造,民衆可以透過參與改造,後續在使用上也能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