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摘帽”不到兩月,先鋒新材前實控人盧先鋒遭證監會立案

7月24日晚間,先鋒新材(300163.SZ)發佈公告稱,公司及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盧先鋒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先鋒新材完成“摘帽”(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僅過去50多天。25日,先鋒新材大幅低開,截至午盤收盤,跌13.02%,股價報收3.34元。

6月3日公告顯示,因原控股股東、實控人盧先鋒部份股權被司法拍賣導致公司控制權真空。5月29日,盧先鋒被司法拍賣的2250萬股股份完成過戶,持股比例從8.39%被動減少至3.65%,公司由此進入無控股股東、無實控人狀態。

此前先鋒新材因2021-2023年連續三年扣非淨利潤爲負,且2023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於2024年5月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爲擺脫退市風險,公司通過資產重組剝離虧損業務,並在2025年5月底剛剛成功摘帽。

值得一提的是,先鋒新材在2021-2024年連續四年淨利潤虧損後,2025年一季度業績突然“逆襲”,營收同比增長34.90%至8515.52萬元,歸母淨利潤飆升541.41%至2502.86萬元。

二級市場上,先鋒新材被ST後的股價表現頗爲強勁,從2024年6月1.02元低點一路上揚,漲至今年6月“摘帽”後4.38元高點,累計漲幅超300%。

先鋒新材及主要高管此前多次因涉嫌信披違規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2024 年 3 月 22 日,公司及前實控人盧先鋒因隱瞞 2018 年 11 月涉及公司控制權歸屬的股權轉讓事項超5年,直至 2024 年 3 月才披露,收到寧波證監局警示函;2024 年 6 月 24 日,公司及董事長熊軍、總經理盧先鋒、財務總監葉林玲和董秘凌賽珍因 2024 年 1 月披露的 2023 年業績預告中預計淨利潤不準確,與 4 月披露的經審計淨利潤差異較大且未及時修正,收到寧波證監局警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