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史博館展183件抗戰文物 免費沉浸式體驗 料吸20萬人次
「萬衆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展覽」27日起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共展出183件抗戰文物,包括82件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品,當中8件展品屬國家一級文物。(中通社)
由香港國家文物局支持,康文署及中國國家博物館合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萬衆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展覽」,27日起至12月15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展出183件珍貴抗戰歷史文物,供市民免費參觀。
大公、文匯報報導,總館長何惠儀27日表示,是次展覽涵蓋1931年至1945年,歷時14年的抗戰歷史,通過重構抗戰場景、超過80張珍貴歷史照片及多媒體展品,爲觀衆提供沉浸式體驗,展覽共分7大區,預計吸引20萬人次入場。
是次展覽展出183件珍貴歷史文物,其中82件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包括8件國家一級文物,約60件文物首次在香港展出,另有來自香港博物館及私人藏家的展品。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常設展覽及藏品)陳成漢介紹,展覽以「時序」分爲7大展區,回顧抗日戰爭14年的歷史進程。
其中第一展區「日本侵華」,闡述19世紀下半葉日本對中國領土的覬覦,介紹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中國東北3省等歷史。重點展品包括彭友仁於1931年繪的《難民行》水墨畫。第二展區「全民族抗戰」,闡述1937年「77盧溝橋事變」後,國共合作共同抵禦日軍。重點展品包括由毛澤東着、以《文史通義》封面作僞裝出版的《論持久戰》,傳播以持久戰策略削弱日軍。
第3至5展區,分別闡述海外華僑在抗戰中的重要貢獻、香港在抗戰中的特殊地位,以及香港市民在3年零8個月日佔時期經歷的苦難歲月。第6展區「得道多助」闡述中國作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角色。重點展品包括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的棉夾克。至於第7展區「偉大勝利」,則回顧1945年抗戰勝利的關鍵時刻,包括日軍先後向盟軍及中國戰區投降等,並介紹中國透過簽署《聯合國憲章》,作爲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
「萬衆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展覽」27日起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共展出183件抗戰文物,包括82件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品,當中8件展品屬國家一級文物。(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