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從機頭到機尾,中國重塑航空供應鏈

來源:環球時報

香港《南華早報》8月4日文章,原題:從機頭到機尾,中國正如何重塑航空供應鏈 副題:最近的航空成就表明,即使在C919取得成功後,中國也沒放緩實現飛機零部件國產化的努力 在技術複雜且利潤豐厚的航空市場,就在國產大飛機成功爲中國帶來衆多關注之際,中國還在一個同樣重要的領域闊步前行:確保噴氣式飛機和其他飛行器安全、平穩運行所需的諸多零部件。在多個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表明,這個國家正繼續減少對外國零部件的依賴,縮小技術差距,並在供應鏈的各個層面確立自身作爲民用航空業大國的地位。以下爲中國取得的一些成就。

長江1000A國產發動機轟鳴作響。近日接受採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罕見地公開透露了中國最受關注的航空項目之一——國產發動機長江1000A的最新進展情況。這款發動機旨在爲中國商飛的C919提供動力,對中國爲降低依賴外國航空航天技術而開展的行動至關重要。張表示,目前該發動機的研發進展順利。若這款發動機成功推出,將代表中國在實現航空技術自立自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首款國產航空液壓油獲得批准。近日,中國民航局向中石化研發的SINOPEC AEH I國產航空液壓油頒發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准書。這是中國首款獲得適航批准的國產航空液壓油產品。此舉爲該產品在民航領域應用鋪平道路,並使中國成爲全球第三個具備航空抗燃磷酸酯液壓油生產能力的國家,而這種產品對飛機的安全和性能至關重要。

加快國產渦軸發動機生產。不久前,中國國產AES100發動機獲頒生產許可證並簽訂銷售合同。該發動機是中國第一型嚴格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主創新研製的1000千瓦級先進民用渦軸發動機,具有安全性高、經濟性好、維護便捷、環境適應性廣等特點。這款發動機可用於傾轉旋翼機等飛行器,執行運輸、觀光、巡邏、救援等任務。與長江1000A發動機一樣,大規模採用這款發動機將標誌着中國在採購國產飛機推進系統方面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複雜氣象環境中保護飛行安全的新靈感。雷擊可能給商用飛機帶來嚴重風險,尤其是在傳統防雷系統難以滿足高速高空飛行的需求時。7月29日,合肥航太電物理技術有限公司發佈一種新的飛機雷電防護技術體系以防範此類風險。若這項新的飛機雷電防護技術體系在商業應用中被證明有效,將顯著提升中國製造的飛機的安全聲譽,並使其更有可能獲得海外適航認證——而這將成爲中國噴氣式飛機邁入全球市場的關鍵一步。(作者Luna Sun,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