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區:“陽光助殘基地”鋪就殘疾人就業增收希望之路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有了基地送來的雞苗和技術指導,我養大這批雞後大約能增收8000多元,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殘疾人吳大媽一邊給雞羣添料,一邊笑着說。

今年以來,防城港市港口區殘聯圍繞“穩就業、促增收”目標,大力推進“陽光助殘基地”項目建設,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雙輪驅動,累計已幫助100多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爲鄉村振興注入了溫暖的“助殘力量”。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殘疾人受益。據悉,“陽光助殘基地”項目總投資30萬元,由港口區殘聯牽頭,分別在光坡鎮中間坪村和潭油村建成2個“陽光助殘基地”,輻射帶動周邊2個鎮、2個街道30多個村(社區)100餘戶殘疾人家庭。項目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與廣西防城港市萬順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深度合作,爲每戶殘疾人免費發放60羽優質雞苗及配套飼料、消殺藥品等生產物資,並簽訂一年期幫扶協議,確保“扶上馬再送一程”。

“我們不僅送物資,更送技術、送服務。”萬順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吳就萬介紹說,公司組建技術團隊,通過集中培訓、入戶指導、跟蹤回訪等方式,幫助殘疾人掌握養殖防疫等關鍵技能。截至目前,基地已開展技術培訓5場,發放玉米糠96包、飼料192包、消殺藥物192包,總價值4.5萬元,殘疾人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

除傳統種養業外,港口區殘聯還攜手防城港旭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非全日制+直播帶貨”靈活就業新場景。公司根據殘疾人身體狀況和技能特點,量身定製種植、採摘、包裝等簡單易學的手工崗位,目前已安置12名殘疾人上崗,人均月增收1850元左右;同時,通過直播帶貨助銷方式,推動輔助性就業與靈活就業相結合,進一步拓寬殘疾人就業增收渠道。​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陽光助殘’基地建設,加大與農業龍頭企業、電商平臺的合作力度,開發更多適合殘疾人的就業崗位和創業項目,讓‘助殘的陽光’溫暖照亮每一位殘疾人的生活。”港口區殘聯理事長龐興就表示。(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