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擬設場外交易市場

港交所正研究另設場外交易(OTC)市場,以便投資者交易已除牌企業的證券。

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進行初步諮詢後,正制定場外交易市場藍圖,爲投資者提供退場機會,但與美國粉單市場(Pinksheet)的模式不同,該市場並不允許籌集任何新資金。

香港每年不乏知名公司除牌,彭博報導指出,今年總價值超過港幣190億元的公司面臨退市(強制下市)危險,原因包括未能發佈財務報告,或維持公衆持股量等違規行爲而長期停牌,面臨除牌風險的公司就包括中國恆大等至少八檔大陸房企上市股票。

港交所在2018年推出「快速除牌」機制後,讓超過百家上市公司被勒令退市,不少受影響股東持有的股票淪爲「廢紙」。據星島日報去年8月報導,當時有77家上市公司在該機制下將於未來14個月內逼近除牌限期,涉及的小股東數量龐大,當時市場便有意見提出可設立場外交易市場。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港交所初步規劃場外交易市場將允許散戶參與,並讓造市商參與配對交易,以應對流動性不足問題。但場外交易市場將不允許新股上市,不允許交易從其他主要交易所退市的股票,也不會提供重返主板的途徑。

此外,場外市場或以「買者自負」模式運作,並限制任何股份推薦行爲,若經紀商主動建議投資者,將需承擔責任。場外交易市場或交由港交所營運,但預計不會帶來利潤。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正考慮場外交易市場的優點與缺點,並在3月諮詢期結束後仔細審視市場意見。

香港證監會表示,港交所正在研究收到的回饋,根據回饋制定提案的過程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因此尚未形成商定的立場,不過會繼續與港交所及其他持份者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