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午後持續拉昇,恆生互聯網ETF(159688)大漲5.3%,阿里巴巴-W漲超13%

2月21日,港股午後持續拉昇,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表現活躍,截至發稿,漲幅爲5.85%。相關ETF方面,恆生互聯網ETF(159688)漲5.3%。成分股方面,匯通達網絡漲超18%,偉仕佳傑漲超15%,明源雲、阿里巴巴-W漲超13%,嗶哩嗶哩-W、萬國數據-SW、中國軟件國際、金山雲、微博-SW等股漲幅居前。

消息面上,三大運營商助力國央企及政府客戶完成全尺寸DeepSeek國產化部署,開啓央企及政府部署DeepSeek的序幕。移動、電信、聯通分別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佛山市人工智能應用賦能中心達成相關合作。

此前,微信搜一搜在調用混元大模型豐富AI搜索的同時,近日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據百度財報,2024年12月,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達16.5億元;2024年四季度,智能雲營收同比增長26%。

中信證券表示,運營商憑藉雲+網+智算綜合能力,爲國央企及政府客戶依託全棧自主可控硬件部署AI大模型樹立了典型標杆。看好後續國央企、垂直行業及政府客戶的AI模型部署訂單加速落地。運營商有望憑藉智算+AI模型部署能力,持續拓寬收入邊界,提升盈利能力,雲+AI業務迎價值重估。

國金證券表示,短期維度內,我們判斷港股“躁動行情”將延續,以情緒擴張(有透支但並未極端)和增量流動性爲主導;中期估值擴張空間有限,盈利修復的驗證是關鍵。基於我們的雙週期框架,2025 H2港股或邁入“牛市”,先決條件有二:一是分子端對內地基本面修復更加敏感;二是分母端更加受益於外資重新迴流人民幣資產。

信達證券表示,港股上市公司市值分佈相對較集中,金融板塊市值佔比超過30%。港股市場行業分佈更偏向低估價值。板塊差異和投資者結構的差異,導致從短期的角度,港股會更反映機構投資者的預期。由於個人投資者情緒往往同步或滯後市場,所以季度級別行情底部的時候,往往會表現爲恆生指數領先上證綜指,但隨着上漲的持續,在季度行情的後半段,往往上證綜指又會變得比港股更強。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