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重磅消息傳來!大面積漲停

中國5G驚現利好傳聞!

德國《經濟週刊》等媒體最近稱,德國新政府聯盟協議刪除針對華爲的“可信國家”限制條款,轉而採用“可信技術標準”。券商研究機構認爲,如果這一政策轉向屬實,將對國內通信產業鏈構成顯著利好。

雖然這一消息並未獲得有關權威渠道的證實,但市場對此的反應相當熱烈。今天早盤,6G概念股集體拉昇,通信板塊更是出現大面積漲停行情。盛路通信、創遠信科、碩貝德、海能達、燦勤科技等多股漲停。

那麼,這一傳聞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是否存在發酵的空間?

利好突發

誰也不曾想到,通信板塊會在這個時候蹦出來。今天早上,通信板塊出現大面積漲停,午後A股5G概念持續走高。截至今日收盤,盛路通信、創遠信科分別午後漲停,此前碩貝德、海能達封板,本川智能、通宇通訊、金信諾、信維通信、中興通訊等快速跟漲。

引發板塊異動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與來自德國的一則消息有關。

據媒體報道,德國聯盟協議中早先4月9日的版本的一句話暗示,來自中國等國家的零部件可能會被排除在關鍵基礎設施的敏感領域之外。在這個版本中的第9頁段落指出,在關鍵基礎設施的敏感領域,未來只能安裝來自值得信賴國家的組件。而值得信賴的國家往往指西方國家。

不過,4月10日上午,事情有了變化。三個新執政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的網站上悄無聲息地換了聯盟協議的新版本。在這個版本中,第 9頁僅指出只能安裝“vertrauenswürdige Komponenten”(“受信任的組件”)。沒有了“值得信賴的原產國”這樣的字樣,更沒有提到“華爲”和“中興”的名字。

《經濟週刊》等媒體指出,這意味着,備受爭議的中國電信供應商華爲的組件被允許留在德國5G移動網絡中——不僅是當前的5G技術,還有未來的幾代技術。有分析人士認爲,如果德國最終沒有排除中國5G,甚至未來繼續使用中國的6G等設備,勢必會爲其他歐洲國家起到榜樣的作用。

影響有多大?

那麼,此次利好傳聞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有券商研究機構點評認爲,華爲5G海外建設有望再開綠燈,相關產業鏈迎來利好。

該機構表示,德國作爲歐盟經濟龍頭,其政策調整具有示範效應,可能推動意大利、西班牙等尚未明確禁用華爲的國家跟進鬆綁。若歐洲市場逐步開放,華爲5G設備及解決方案的海外訂單有望回升,直接利好其通信設備供應鏈。

另外,新規強調“可信技術”而非“可信國家”,表明歐洲在技術評估上更趨務實,認可華爲在5G專利(全球佔比18%)及設備性能上的優勢。這將增強國際市場對華爲技術標準的接受度,進一步推動國產半導體(如華爲海思供應鏈)、操作系統(鴻蒙生態)、服務器(鯤鵬產業鏈)的全球化滲透。

該研究機構還表示,德國政策調整反映歐美在圍堵華爲問題上出現分歧,美國“技術脫鉤”戰略的效力被削弱。華爲有望通過歐洲市場的突破,優化全球供應鏈佈局,降低單一市場依賴風險,利好海外業務佔比較高的華爲合作伙伴。

短期看,歐洲政策鬆動將直接提振華爲通信設備及上游零部件的需求預期;中長期看,技術標準認可度的提升將加速華爲全產業鏈(5G、半導體、智能汽車、雲計算)的全球化拓展。建議重點關注5G基站核心部件、光通信、半導體設備及華爲生態鏈企業的業績彈性與估值修復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國內也有一條利好助攻通訊板塊。今天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下一步,在拓展網絡建設和應用的廣度上下功夫,持續提升5G和千兆光網“雙千兆”網絡覆蓋廣度,體系化推進算力網絡發展。深入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和標識“貫通”三年行動,開展5G應用“揚帆”行動重點城市總結評估,持續推動典型行業和重點領域的規模應用。

責編:羅曉霞

排版:王璐璐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