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打開美國市場又被加稅 臺東漁民憂鬼頭刀價格崩盤
臺東縣成功鎮是鬼頭刀主產地,去年甫重啓對美外銷,今年卻遭美方課徵32%關稅,漁民憂心出口再受挫、價格恐再崩盤。(蕭嘉蕙攝)
臺東縣成功鎮是鬼頭刀主要產地,去年取得漁業改進計劃(FIP)認證,重啓對美銷售通路。然而,好景不常,美方日前宣佈對臺灣實施32%對等關稅,漁民憂心外銷恐再度受阻、價格崩盤。對此,新港漁區會總幹事陳俊銘坦言,關稅實際影響程度尚不明,目前積極與漁業署研議配套措施。
每年4至6月是鬼頭刀盛漁期,今年卻遲遲未見魚羣迴游至東部海域,成功鎮新港漁民面臨「內憂外患」。蔡姓漁民感嘆,清明前後應已進入漁季,但連日出海僅捕得少量鯊魚,鬼頭刀全無,加上美國提高關稅,出口與價格前景堪憂。
臺東縣產鬼頭刀長期以外銷爲主、內銷爲輔,其中9成輸往美國。自2019年起受中南美洲低價競爭影響,連續2年流失訂單,價格近乎崩盤。爲解決囤貨壓力,臺東縣政府與議會曾推動「班班有鬼頭刀」,納入學校營養午餐。
陳俊銘說明,去年取得「漁業改進計劃」(Fishery Improvement Project,FIP)認證後,符合國際友善漁業規範,成爲進軍美國大型超市的「外銷門票」,以去年爲例,出口美國量佔總漁獲7至8成,其餘則供應國內市場。
如今美市剛站穩腳步,又遭遇關稅變數,陳俊銘坦言,漁獲量、訂單量與關稅都可能牽動價格,目前正值初期捕撈階段,影響仍待觀察。他強調,漁會已與漁業署密切研議配套措施,呼籲漁民勿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