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悄悄壞了!醫點名10地雷習慣:功能慢慢被拖垮
肝被稱爲「沉默的器官」,如果出現症狀往往爲時已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等到身體出現異樣、有症狀時,往往爲時已晚。醫師黃軒指出,許多的肝病都是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包括熬夜、喝酒、不明保健食品、愛吃油膩大餐、久坐不動等10種行爲,都會讓肝臟負擔加重、受到損害。
重症醫師黃軒在個人部落格指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許多肝臟疾病都是源於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來不及,以下是10種日常生活裡常見的傷肝行爲:
深夜正是肝臟進行自我修復和排毒的黃金時間,長期熬夜會打亂肝臟的作息,負擔就會越來越重。
一杯接着一杯喝,當心酒精在肝臟代謝時產生有毒物質,導致傷肝。即使是少量,長期累積仍會對肝臟造成影響,並沒有所謂的安全飲酒量。
很多藥物、保健品,都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若沒有經過醫生指導就服用不明藥物,或同時吃下多種來源不明的保健食品,都會讓肝「超載」受損。
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脂肪肝,若長期置之不理,可能會悄悄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中醫認爲長期處在高壓、焦慮、憤怒的情緒中,會影響肝氣運行,導致肝臟功能失調。
缺乏運動會導致新陳代謝變慢、血液循環不佳、脂肪堆積,不利肝臟健康。
生活充斥着各種毒素,包括農藥殘留、空氣污染、化學添加物,若長期暴露在這樣的環境,會讓負責解毒的肝臟增加負擔。
B、C型肝炎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和B、C肝篩檢非常重要。
水是肝臟排毒的重要媒介,若攝取不足,解毒效率就會降低,也更容易導致體內毒素累積。
極端的節食、斷食,或服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不僅可能導致營養不良,還會對肝臟造成負擔,甚至引發肝損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