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中國企業把這座世界級大橋帶到我的家鄉”
人民網裡約熱內盧4月18日電 (記者陳海琪)喬治敦消息:站在家鄉新德梅拉拉河大橋建設現場,圭亞那青年工程師加內什眼中滿是感慨:“我從未想過,有一天能在自己家鄉的德梅拉拉河上,親手參與建設一座世界級的大橋。”
新德梅拉拉河大橋項目是圭亞那迄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社會關注度最高的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大橋全長約2900米,雙向四車道加雙非機動車道,主橋採用斜拉結構,是加勒比地區首座斜拉橋。建成後,不僅將徹底改變德梅拉拉河兩岸的交通格局,顯著提升區域物流效率,還將成爲圭亞那連通大西洋與內陸的關鍵咽喉。
大學畢業後,加內什曾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從事建築工作。一次偶然機會,他在網上看到新德梅拉拉河大橋即將開建的消息,決定回到家鄉效力。憑藉紮實的專業能力,加內什加入大橋項目總承包方——中國鐵建加勒比有限公司。
“新德梅拉拉河大橋讓我明白,國際化不是地理概念,而是專業標準的體現,感謝中國企業把這座世界級大橋帶到我的家鄉。” 加內什表示。
德梅拉拉河上的老浮橋早已超期服役,早晚交通高峰期光排隊等待時間要1個多小時,每天還要額外中斷1至2小時開啓通航孔以便船隻通過,遇到維修交通中斷時間更長。“社會各界對建設新橋的呼聲很高。能夠參與這樣一項民生工程,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加內什說。
加內什擔任項目工程師,負責按照設計圖紙準備施工技術文件,並跟蹤解決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一次材料報審過程中, 加內什發現監理提出的防水材料其實不適用於坡度較大的情況,而相應的中國材料適應性更好。向監理再次提交後,獲得監理工程師們的一致認可,順利保證了施工實際需求。“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真正成爲團隊的一員。”加內什動情地說。
在中國鐵建工作期間,加內什經歷了職業生涯中的諸多“第一次”——打下第一根樁、澆築吊裝第一片預製樑、安裝第一根斜拉索……更在實戰中系統掌握了樁基鑽孔坍塌防治、預製樑後張拉、斜拉橋設計優化、現場施工監測等工程技術,踏實走好自己的工程師之路。
除了技術提升,加內什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溫暖。“即使語言習俗上存在差異,但我仍能感受到中國公司和同事傳遞給我的愛和尊重——就像每年都能收到的月餅。”過節和同事們一起揉麪團包餃子,圍着咕嘟冒泡的鴛鴦鍋涮肉,這些充滿煙火氣的場景,爲他的工程師生涯添上了溫暖的色彩。
“我最引以爲傲的成就之一,就是能在家鄉參與建設這座橋,它不僅是連接兩岸的通道,更是圭亞那轉型發展的象徵。”加內什的目光中閃爍着希望。(王黎旭、胡自含對文本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