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讓我的孩子重獲新“聲”

日前,市民蔡先生不慎在家滑倒

導致顱內出血

術後昏迷不能脫機及拔除氣管插管

醫生對其進行了氣管切開

氣管切開是一種常見的急救手術,當患者因各種原因(如腦出血、喉部梗阻等)導致呼吸困難或術後除氣管插管困難時,氣管切開可以迅速建立呼吸通道,挽救生命,利於吸痰,輔助康復。然而,病情穩定後,拔管和氣管切開口的修復成爲新的挑戰。

顱腦手術5個月後

小蔡面臨氣管拔管問題

一是肥胖,當時氣管切開後只能用加長的塑料氣管套管,繼續佩戴增加痰痂堵塞風險;

二是插管時間較長,肉芽組織增生,增加後氣管疤痕狹窄風險;

三是頸部大量脂肪堆積,拔管後極易出現氣道塌陷風險;

四是腦外傷後咳嗽反射較弱,痰液難以排出,發生墜積性肺炎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由於顱內出血後遺症導致小蔡目前左側肢體偏癱,而長時間的插管則帶來諸多嚴重風險,輾轉滬上多家醫院均認爲處理難度大,費用高,這讓本就家庭拮据的小蔡母親陷入了絕望。

走投無路之時,聽聞奉賢區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學科帶頭人、市六醫院耳鼻咽喉科易紅良主任技術高超,於是小蔡母親找到了易紅良主任,希望能夠幫助小蔡渡過難關。

“患者堵管3個月,目前呼吸正常,咳痰正常,聲帶活動正常,喉腔氣管內無明顯狹窄,可以拔除氣管套管,封閉氣管造瘻口。”2月17日,易紅良主任在影像工作站前快速滑動鼠標查看患者檢查報告。在確認手術指徵後,易主任當機立斷:今天下午安排手術!

經過詳細地評估和討論,易紅良主任團隊制定了一套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先通過逐步堵管的方式,讓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漸適應。在堵管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及時調整堵管的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患者終於成功堵管,呼吸狀況良好。

易紅良主任手術團隊憑藉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小心地拔除了氣管套管。易紅良主任於瘻口周圍行局部麻醉,仔細修除肉芽組織,範偉紅主任和張瑩主治醫師同步配合;重建新鮮創面,掀開瘻口周圍的皮瓣行充分遊離;修剪多餘的皮膚,皮瓣予以褥式縫合。“啊……”八個月後,小蔡終於在手術室裡發出了聲音,手術成功了!

術後查房時,易紅良主任將術後康復要點仔細告知小蔡的母親,希望小蔡能夠重新振作,積極康復。“謝謝易主任救了我的孩子!”小蔡母親哽咽着給了易紅良主任和護士長一個深情擁抱,一遍遍地說着感謝。

自2024年8月受聘擔任區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學科帶頭人以來,易紅良主任以精湛的醫術和嚴謹的態度,帶領團隊成功救治了許多像小蔡一樣的患者,爲他們解除了病痛,點燃了生命的希望。他的專業與奉獻不僅讓患者重獲健康,也贏得了患者及家屬的由衷讚譽與感激。

專家信息

易紅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門診時間:週一上午

門診地點:奉賢區中心醫院門診4樓耳鼻咽喉科診區

擅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咽喉及頭頸腫瘤和頜面骨折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掌握嫺熟的喉顯微外科技術、鼾症外科技術、頭頸頜面腫瘤切除及缺損修復術等。

報送:沈羣(區衛健委)

編輯:王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