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國家發展 播撒科創種子——澳門中學生在大灣區感受未來出行

新華社澳門3月21日電 題:感受國家發展 播撒科創種子——澳門中學生在大灣區感受未來出行

新華社記者齊菲、郭雨祺

“我們設計的飛行汽車主要用於日常通勤,兼顧安全與速度,採用傾轉翼,可垂直升降,適合城市應用場景……”這是澳門坊衆學校學生張鈺致和李珮華小組對於飛行汽車的想象,她們的設計博得專業人士和學生們的熱情掌聲。

21日,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與澳門中華教育會帶領澳門坊衆學校20餘位師生走進廣州,深入瞭解國家科創領域最新成果及前沿趨勢,在澳門中學生心中播撒科創的種子。

人們離出行“打飛的”的夢想還有多遠?在小鵬匯天,學生們不僅一飽眼福,近距離感受了飛行汽車的魅力,更化身爲設計師,繪出自己心中的飛行汽車。

它主要應用於什麼場景?如果功能有限,安全、續航、速度、載客量如何取捨?外觀像鳥或者蜜蜂?如何令它更加環保?在專業設計人員引導下,學生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頭腦風暴。

海陸空三合一、工作上學旅遊送外賣多功能兼容……4組學生講解展示後,高三學生張鈺致率領的小組以“滴滴快飛”獲得最終勝利,贏得模擬試乘不久前在中國航展首飛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的機會。

“我們剛剛飛到230米高空俯瞰廣州城,是很新奇的體驗!升降杆比我想象的更容易操作,如果市區有飛行航道,感覺實用性很強。”已被保送至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張鈺致說,此次參觀令她很驚喜,不僅直觀瞭解了國家相關產業的飛躍發展,更看到本專業在應用領域的實踐。

李珮華在小組設計中特意加入超聲波驅鳥器裝置,收穫一致好評。她說:“‘會飛的汽車’曾經只是出現在作文和繪本中的想象,沒想到已經變成現實。”

2023年,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與澳門中華教育會啓動面向澳門33所中學的澳門青少年“未來之星”成長計劃,旨在通過組織澳門青少年參觀知名科創企業,讓他們提升科技素養,進一步認識國家發展。

目前該項目已組織10餘批次,澳門培正中學、濠江中學、教業中學等多所學校師生先後參訪華爲、榮耀、小鵬汽車等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企業。

《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提出,加大力度發展高新技術等產業。其中,通過引才及培養逐步擴大澳門科創人員隊伍是重要一環。

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隨團負責人張春輝表示,“未來之星”成長計劃初衷是拓展澳門青少年的科技視野、激發其科創熱情,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培養更多後備力量。

此次活動中,學生們還參觀了小鵬汽車廣州總部,沉浸式體驗智能座艙系統,感受全場景語音、分屏多任務等最新智慧汽車體驗,並坐進副駕,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智能輔助駕駛旅程。

李珮華從小是機器人“發燒友”,平日裡也很留意最新科技成果。從春晚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到DeepSeek,她都如數家珍。她說,國家在科技領域的發展讓她很自豪。

“科學技術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個國家的高度。”高二學生孫穎宜說,這次參觀讓她對科技創業很嚮往,未來想學習機電、人工智能等專業。

智慧出行、低空經濟、智能輔助駕駛、飛行汽車設計……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不僅一睹相關領域先進科技成果,更進一步展開想象,預見科創領域“下一站”的種種可能。

澳門中華教育會青年協會理事長張鼎宏表示,希望通過走進大灣區科創企業,帶領學生們充分領略國家發展成就、厚植愛國情懷,也希望他們未來能學有所成,爲大灣區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