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喝排骨湯+雞精 她慘洗腎保命
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應少喝排骨湯、雞精等高鉀食物。(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補過頭恐要命。腎臟內科醫師林軒任分享有位阿嬤,本來就有腎臟病,年假期間家人心疼她,想爲她補一點,每餐讓她喝排骨湯加上飯後雞精,結果阿嬤精神越來越差,心跳變慢,連路都走不動,送醫發現是高血鉀症,緊急洗腎才救回一命,提醒湯品多屬於高鉀食物,腎臟不好的人最好少喝。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在臉書粉專「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PO文指出,上述阿嬤本來就有腎臟病,過年期間因爲天氣太冷而感冒,家人心疼她,想爲她補一點,便熬了大骨湯,叮嚀她每餐都要喝,飯後還要再加1瓶雞精。
林軒任表示,阿嬤才喝幾天排骨湯與雞精,精神卻越來越差,甚至連走路都走不動了,被家人帶來急診,心電圖上發現交界性心動過緩,抽血更發現鉀離子超級爆表,驚人地高達8.4mmol/L(正常數值爲3.5-4.5 mmol/L),「我已經很久沒看到鉀離子超過8了...」,證實罹患高血鉀症,被安排緊急洗腎與收治住院。
林軒任解釋,心臟傳導是由心房的竇房結傳遞到兩個心房,在經過房室結負責將來自竇房結的電信號傳遞到心室,協調心臟的收縮,但是在血鉀在升高時,會讓心臟的電氣系統傳遞出問題,讓竇房結到房室結到心室的傳導不順,最後只能由竇房結以外的心肌細胞發出訊號,來讓心臟收縮,形成了交界性心動過緩。
交界性心動過緩會怎麼樣呢?林軒任表示,這樣會因爲心臟不是正常的收縮,所以會非常沒效率,輕則像阿嬤無力頭暈,重則直接就會因爲血液打不出心臟,而直接掛掉。
林軒任表示,其實動植物熬湯,因爲細胞被破壞,細胞內鉀離子比血漿中多得多,所以一般湯類鉀都不低,阿嬤的家人是可能過年回來看到阿嬤感冒,纔想說幫她補一下,但這樣的補法對腎友卻是種負擔。
林軒任表示,一般腎臟功能正常的人攝取過多的鉀離子,是可以排泄出去的,但是腎臟不好的人,尤其是慢性腎臟病第3期之後的患者,可能就無法排出過多的鉀離子,因此,在飲食千萬要注意避開排骨湯、雞精等高鉀食物。
林新醫院在院方網站指出,腎臟是體內鉀離子主要的排泄器官,當腎衰竭時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力,而累積在血液內會引起血鉀過高,也就是高血鉀症,患者可能出現手指麻痹、嘴脣麻木、疲倦、肌肉無力、失去知覺、心率不整,嚴重時會有心室纖維顫動、心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