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基會助脊髓損傷友免費保肝 擴大守護弱勢族羣的健康
依健保署資料顯示,目前國內脊髓損傷者約6萬5000名,平均受傷年齡僅27歲,衝擊個人、家庭、社會。脊損傷友容易產生絕望情緒,逐漸退化人際關係與缺乏社會功能,身體健康成了另一隱憂。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結合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舉辦傷友免費保肝抽血及腹超活動,重建內心的力量與勇氣。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頸髓傷友黃仁祥說,31歲受傷癱瘓,便把自己關在家裡,與外界隔絕整整2年之久,家人鼓勵他去桃園潛能發展中心做生活重建。到了中心,遇見許多相同際遇的傷友,甚至有的人情況更爲嚴重,卻依然努力學習、堅強生活,於是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生活重建的過程並不簡單,從最基本的吃飯、穿衣、如廁,到如何轉移位,最後還要學習騎摩托車、開車等技能。黃仁祥分享,第一次開車上路,從中心出發,一路開到桃園休息站,那段路重新感覺到「自己不再只是個肢體受限者,而是個能走出去、能駕馭人生方向的人。」後來重拾學業,並運用專業與經驗幫助傷友走出困境。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董事長林進興表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協助脊髓損傷患者自立自強,適時提供患者生活自理、社會適應及就業訓練。傷友們因爲身體上的不便,健康檢查對他們來說,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尤其是抽血打針及腹超行動受限,容易產生無奈的情緒。
肝基會結合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今天在桃園市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爲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傷友、家屬及中心工作同仁舉辦免費肝病檢查、癌症指數、血液檢查並加做腹部超音波,估計有約50位受惠,讓脊髓損傷傷友、家屬、中心工作同仁預防肝病的威脅。
肝基會執行總監黃婉瓊說,10多年前開始,肝基會爲全臺灣各地燒燙傷、聽障、脊髓損傷、顏面損傷、視障朋友及童心寶貝進行免費的肝病檢查及腹超,檢查發現脂肪肝人數偏多。脂肪肝一旦發炎,有機會演變成肝發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衛福部統計,國人的脂肪肝盛行率近4成,不久後,脂肪肝恐成爲新一代「隱形殺手」。
肝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二位,臺灣成年人每年仍有約7000多人死於肝癌,約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肝基會呼籲,40歲以上民衆每年應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B、C型肝炎帶原者,更需定期追蹤,每3個月抽血驗肝指數、每6個月照1次腹部超音波,搶在肝癌來臨前建立防護網。
頸髓損傷傷友黃仁祥分享生命故事。圖/肝基會提供
肝基會結合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在桃園市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爲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傷友、家屬及中心工作同仁舉辦免費肝病檢查。圖/肝基會提供
肝基會2025年脊髓損傷朋友免費保肝腹超檢查。圖/肝基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