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檔用廢棄物做藝術!八方藝術節點燃氣候與文化對話

▲荷蘭藝術家Theodoor Richard(右)與其子黎幼那(左)在國美館八方藝術節展出畫作。(圖/記者白珈陽攝)

記者白珈陽/臺中報導

以氣候變遷、文化認同與世代對話爲主題的《八方藝術節》系列展覽,即日起至20日推出重點展覽《Light it up》,由來自荷蘭、定居臺灣15年的藝術家Theodoor Richard與其子黎幼那共同創作,透過裝置與繪畫,點燃關於永續與希望的對話。

此次展覽結合廢棄煙盒、塑膠玩具、防毒面具人型等素材,強調人類生活與環境變遷之間的關聯。策展核心聚焦於「點燃希望」,作品不僅迴應氣候危機,也呈現不同世代對社會與自身角色的感知差異。

Theodoor Richard過去從事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律師,專精娛樂與藝術法律,移居臺灣後投入文化策展與永續研究。他表示:「Light it up 不只是點火,更是一種意識的開始,我們無法立刻改變世界,但可以先照亮自己。」其策展理念橫跨法律、公民責任與文化觀察,關注人在面對全球不穩定時的選擇與行動。

黎幼那則以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的身份參展,作品如日記般記錄日常,融合繪畫、拼貼與文字,展現新世代對個人情感與社會觀察的獨特視角。

八方藝術節總策劃賴慕芬表示,作爲一個以「多元文化、藝術平權」爲核心的展覽平臺,八方藝術節持續邀請新住民、新二代與本地藝術工作者共創展覽,打造文化交流的新場域。《Light it up》正是一場跨越語言與國界的父子對話,也是藝術在時代議題中發聲的具體實踐。

目前臺灣的新住民與新二代人口已突破百萬,八方藝術節透過系列策展與展演活動,期待成爲多元族羣參與文化對話的重要平臺,讓「文化共融」不只停留在政策,更透過藝術進入人心。

八方藝術節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壹元書院、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YMCA臺中青年會及共同策畫,透過藝術交流搭起橋樑,讓不同文化彼此理解、互相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