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藝術節」藝術市集熱鬧開跑 多元族羣匯聚國美館

▲活動策劃總監賴慕芬表示,關懷新住民、促進多元共融是當代社會的重要課題。(圖/記者白珈陽攝)

記者白珈陽/臺中報導

新住民族羣組成的戶外藝術市集活動17、18日在臺中國立美術館舉行,爲即將到來的「八方藝術節」拉開序幕,有17組來自多國文化背景的創作者及品牌共同參與。活動策劃總監賴慕芬表示,關懷新住民、促進多元共融是當代社會的重要課題,盼透過今天市集,展現新住民創意能量與文化多樣性。

賴慕芬表示,「八方藝術節」是由臺中國立美術館、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壹元書院與臺中YMCA共同主辦,以文化交會、藝術共榮爲理念,本月24日將由新加坡國寶藝術家黃意會率先開展,邀請大衆走進國美館。

藝術節到來之前,今天(17日)上午由17組新住民創作者與品牌,於國美館舉行戶外藝術市集。來自上海的卞健文,是臺灣首位取得國際鑽石鑑定設計資格的新住民,相關作品融合東方古典與當代簡約,她表示,寶石材料都是親自從東南亞或大陸採購,採買時儘量選擇天然原石,希望客人可以買到好的產品。

▲卞健文是臺灣首位取得國際鑽石鑑定設計資格的新住民。(圖/記者白珈陽攝)

越南新住民阮芳鴛開創「細手物染工作室」,阮居住臺中東勢,與在地的客家團隊合作,以植物染技術創作手工藝品。阮認爲藍染是一個藝術品、也是文化傳承,使用材料都是使用當地農產,並與新住民共同創作。

▲越南新住民阮芳鴛(中)開創「細手物染工作室」。(圖/記者白珈陽攝)

此外,還有來自藏族社羣的「卓瑪Dolma餐廳」,帶來地道藏式餐點;「埔里農家」與「豆豆龍」由弱勢婦女經營,提供當地農產如茭白筍、木瓜,展現農村婦女自立力量;支持在地小農「檸檬生存指南」,結合食農教育與永續理念,推出檸檬飲品與創意商品,展現土地與青農的創意力量,老普洱茶宗師石宗仁帶來鹿谷鄉彰雅村40年老茶、鳳凰單欉、老普洱20年散茶。

▲▼各式各樣新住民創作與農產品。(圖/記者白珈陽攝)

參與單位另有「七號藝術空間」、「自在工坊」、「數藝通」、「藝釩珠寶」、「李何咖啡」、「金岱珍藏」等,展出器、飾品、蝶谷巴特手作、3D列印工藝、礦物標本等多元作品,呈現豐富文化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