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於武:新勢力與大汽車集團合作是個好出路
經濟觀察網 周信/文 “新勢力車企主動地跟傳統車企、大汽車集團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未必不是一個好的出路。”11月13日,在第三十一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SAECCE 2024)上,中國汽車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向經濟觀察網表示,部分新勢力如果不合作、不求變,在牌桌上能留多長時間將是個問題。
2018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爆發元年,彼時國內新能源品牌有300多家,“PPT造車”盛極一時。但如今,還存活下來的造車新勢力僅剩十餘家。曾經的威馬汽車、拜騰汽車、愛馳汽車、綠馳汽車、雲度汽車、新特汽車等,都已經不復存在。
付於武認爲,憑藉着全新的理念、創新態度,新勢力車企打入傳統汽車市場,給市場注入了空前的活力,功不可沒。“如果沒有特斯拉,那可能中國汽車就不會像今天這個狀態,造車新勢力也是如此,給中國汽車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鮎魚效應。”付於武說。
但在付於武看來,現在中國的車企還是太多了,包括傳統車企、新勢力車企,今後可能還有一批外資車企。中國車企要更好地發展,必須要打造國際品牌、知名品牌、百年老店。
此外,在生產製造端,汽車產業仍然依靠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工藝,更講究成本控制和品質的平衡關係。部分新勢力車企目前的成本控制做得較好,但還有很多新勢力的單車成本控制做得不盡人意。
新勢力企業虧損加劇,已經成爲行業的普遍問題。2024年上半年,蔚來、小鵬、零跑、極氪四家新勢力上市車企共計虧損約174億元。未上市的如哪吒汽車等,也仍處於虧損狀態。
對此,付於武認爲,產業結構性重組和集團化發展將是重要趨勢和非常有效的發展模式,因爲不集團化發展,不形成規模效應,企業就沒有足夠的競爭力。他舉例稱,奔馳、大衆、寶馬此前都不(與其他車企)合作,但是到了智電時代便開始合作,因爲投入太大了,一家車企承受不了,必須抱團。
去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統籌謀劃,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推進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工作。一批中央企業整合及合作項目落地。
9月25日,在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推進會上,12組26家單位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籤約,其中包括中國一汽、兵器裝備集團、東風公司與中國誠通的動力電池領域專業化合作項目。10月18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及中國寶武鋼鐵、中石化、華潤集團、中國鋁業、中國五礦五家央企共同組建的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天津掛牌成立。
“現在留在牌桌上的十餘家新勢力都非常優秀,他們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付於武表示,但這並不等於他們能在今後異常競爭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還是要有憂患意識,找出下一個發展之路。
“我們還有一批好的大汽車集團,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跟新勢力聯手不好嗎?比如大衆、奧迪、保時捷等在一個屋檐下,互相賦能不也挺好嗎?三家央企搞了T3(一汽、東風、長安聯合成立的出行平臺),我希望T3真正成爲T3(指三大巨頭)。整個產業要大膽地假設,合理地實施,中國的汽車前景競爭力就會更好。”付於武稱。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爲《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爲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周信經濟觀察報記者
行業產業報道部記者關注汽車產業發展,對新能源、儲能及動力電池關注較多,擅長深入報道及行業分析。聯繫郵箱:zhouxin@eeo.com.cn微信號:zx13552437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