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潁泉區“工會送崗位”:創新舉措點亮就業新航標

自2025年“工會送崗位 樂業在江淮”工會就業援助活動啓動以來,阜陽市潁泉區總工會充分發揮組織優勢,通過區、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將“工會就業援助”作爲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多元舉措賦能增效,全方位開展招聘服務,持續擦亮“工會送崗位 樂業在江淮”這一工會就業援助品牌,爲職工就業築牢根基,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精準對接供需,架起就業“連心橋”

爲應對節後企業“招工難”和“用工荒”問題,潁泉區總工會提前謀劃、主動作爲,深入企業一線開展調研走訪,詳細瞭解各行業尤其是重點企業的用工需求,分類建立用工需求清單。同時,通過微信公衆號、企業微信羣等線上渠道廣泛收集崗位信息,進一步提升就業援助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此外,區總工會還通過社區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精準掌握勞動者的就業意向和技能水平,確保崗位供需精準匹配。截至目前,已累計收集企業用工需求2200餘個,涉及95家企業,爲後續的就業幫扶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融合線上線下,跑出招聘“加速度”

潁泉區總工會積極探索“互聯網 + 就業”新模式,依託微信公衆號平臺開設“工會就業援助”專欄,定期推送企業招聘信息,爲求職者和用工單位搭建便捷高效的線上服務通道。自活動啓動以來,已發佈線上招聘信息9期,涵蓋崗位2200餘個。線下,區總工會與區人社局緊密配合,先後組織舉辦“工會送崗位 樂業在江淮”潁泉工會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會、“潁泉區2025年‘春風行動’啓動儀式”等招聘活動8場,累計實現穩定就業911人。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力,有效解決了企業招工用工的“堵點”“痛點”問題,爲有就業意願的人員架起了通往工作崗位的橋樑。

強化技能培訓,提升就業“硬實力”

針對勞動者技能不足導致的結構性就業矛盾,潁泉區總工會聯合人社部門、潁泉匠學院,構建“政企校”協同培訓機制,從源頭破解就業能力短板。通過深入調研智能製造、家政護理等新興產業的用工需求,爲企業量身定製短缺人才培訓方案,實現技能培訓與崗位需求的精準對接。同時,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助力勞動者在崗穩崗、技能提升,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發展。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崗前培訓10餘場次,培訓職工達500餘人。

關注重點羣體,傳遞工會“暖服務”

潁泉區總工會充分發揮職工服務中心、工會驛站、職工之家等陣地作用,聚焦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羣體,開展“一對一”就業幫扶,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薦、政策諮詢等全方位服務。此外,還通過“點對點”方式開展就業援助專項法治護航、就業招聘助建會宣傳、工會民生幫扶和職工互助保障政策宣傳活動4場次,確保重點羣體就業有門路、入會有方向、生活有保障,切實感受到工會組織的溫暖與關懷。

“工會送崗位 樂業在江淮”是工會“四送品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會助力企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潁泉區總工會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持續推動“工會就業援助”行動常態化開展。通過紮實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服務活動,搭建企業和求職者互助平臺,將工會政策精準送到職工羣衆身邊,當好職工的“孃家人”,爲促進就業、服務發展貢獻工會力量。(嶽建軍 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