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拉不停?中醫師:熱敷3募穴緩解 1情況恐有腹膜炎

腸胃感染病菌導致腹瀉,除了儘快就醫,也可熱敷 「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等3個位於腹部的募穴,緩解不適症狀。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來流感、諾羅病毒雙重夾擊,民衆苦不堪言。中醫師建議,腸胃感染病菌導致腹瀉,除了儘快就醫治療,也可熱敷 「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等3個位於腹部的募穴,緩解不適症狀,若按壓的部位有疼痛感,可能是急性腹膜炎,應立刻求助醫師,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當食品經產製者不當處理導致致病原未被清除殆盡,或饕客本身衛生習慣不佳等因素,都可能是食物中毒的原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谷表示,腸胃炎或腸道感染病菌導致的噁心、腹瀉、腹痛、腸鳴、脹氣等情況,與脾、胃、大腸、小腸息息相關,可透過熱敷位於腹部的募穴,幫助調整氣機、改善腸胃不適症狀,讓身體更快恢復原狀。

有助於緩解腹瀉的3個募穴,包括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林舜谷提到,章門穴是攸關脾臟的募穴,位於側腹部、第11肋端下方處,由於脾主運化水溼,當脾氣虛弱時,水分無法吸收,導致腹瀉,因此熱敷章門穴可溫補脾陽,減少腸道過度分泌水液、促進代謝。

至於天樞穴是攸關大腸的募穴,位於腹直肌外緣、肚臍旁開2寸處。林舜谷表示,大腸主津液吸收與糞便排出,當氣機不暢時,容易腹瀉或便秘,因此熱敷天樞穴可緩解腸痙攣、調整腸道蠕動,有助於改善腹瀉。

林舜谷指出,關元穴是攸關小腸的募穴,位於下腹部正中、肚臍下3寸處,由於小腸負責吸收營養,受寒或病邪影響時,會引起腹瀉、腸鳴,因此熱敷關元穴可補養腸胃陽氣、減少腸道過度蠕動,緩解腸胃不適症狀。

林舜谷表示,熱敷這些穴位,能促進腸胃氣機,幫助腸胃蠕動正常化,減少過度分泌水液,也可溫陽祛寒,減少腸道痙攣,適用於受涼或脾胃虛弱引起的寒性腹瀉,還能緩解腹痛與腸鳴,促進氣血流通、減少腸道痙攣性收縮。

一旦出現拉到腹部發涼、便溏、怕冷的寒性腹瀉,或稍微吃點東西就腹瀉不止的脾胃虛弱腹瀉,及腹痛腹瀉減輕,但腸道仍較敏感的急性腸胃炎恢復期,皆可熱敷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幫助緩解相關症狀。但林舜谷提醒,不適用於便秘型腸胃問題,而若按壓時有明顯疼痛感,可能是急性腹膜炎,當伴隨高燒、血便、劇烈腹痛等情況,應立即求助醫師,以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