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感染腹瀉 熱敷3募穴更快好
中醫建議腹瀉不止,可搭配熱敷脾、大腸、小腸的3個募穴,包含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有助緩解。(本報資料照片)
疾管署統計,春節後國內腹瀉門急診單週就診超過30萬人次,創下十年來最高紀錄。中醫師表示,因爲腸胃炎、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腹痛,和脾、胃、大腸、小腸息息相關,可以熱敷3個募穴,包含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有助緩解腹瀉,調整氣機,讓身體恢復得更快。
春天是諾羅等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時期。疾管署表示,疫情約還要1周纔有機會反轉下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谷表示,熱敷穴位可調整脾胃氣機,讓腸胃恢復更快,有3個關鍵募穴。
第1個是脾的募穴「章門穴」。林舜谷表示,當脾氣虛弱時,水分無法吸收,導致腹瀉,章門穴位在側腹部,熱敷可溫補脾陽、促進水液代謝,減少腸道過度分泌。
第2個則爲大腸的募穴「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開2寸處,大約在腹直肌外緣,熱敷天樞穴可緩解腸痙攣、調整腸道蠕動,有效改善腹瀉。
最後則是小腸的募穴「關元穴」,位在肚臍下,約下腹部正中。林舜谷表示,小腸負責吸收營養,受寒或病邪影響時會引起腹瀉、腸鳴,熱敷可補養腸胃陽氣、減少腸道過度蠕動,舒緩腸胃不適。
不過林舜谷提醒,熱敷緩解腹瀉的3個關鍵募穴,僅適用於腹部發涼的寒性腹瀉、稍微吃點東西就腹瀉不止的脾胃虛弱腹瀉,以及急性腸胃炎恢復期,如腹痛、腹瀉減輕,但腸道仍較敏感時。至於便秘型腸胃問題、腹部劇烈疼痛、壓痛明顯則不適用,若出現高燒、血便、劇烈腹痛,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