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出臺
中經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8月12日,財政部、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
受訪業界專家認爲,從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到此次會議部署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體現了宏觀政策多措並舉着力促消費。這是財政政策的增量發力,通過貼息對經營主體進行減負,有助激發消費市場活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也解釋稱,作爲兩項提振消費政策之一,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的出臺主要基於以下考慮:提振消費對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有要求;人民羣衆對服務消費提質升級有訴求,以及服務業經營主體對降低融資成本有期待。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7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會議指出,對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進行貼息,有利於通過財政金融聯動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貸成本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更好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何代欣對記者表示,這兩項貸款貼息政策,分別從供需兩端發力提振消費。其中,對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進行貼息,有助於爲相關經營主體提供更多支持,擴大優質服務供給,進一步促進服務消費。
何代欣還指出,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涉及財政、金融、商務等多個部門,相關部門和地區應加強協調,儘快確定政策細則和實施路線,將惠企利民的好政策落到實處。
在支持範圍上,《方案》提出,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貸款可享受貼息政策:由經辦銀行向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遊、體育8類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發放;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公開發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簽訂貸款合同且相關貸款資金髮放至經營主體;此外,貸款資金合規用於改善消費基礎設施和提升服務供給能力。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對記者表示,針對8類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發放,這符合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的要求。自2024年以來超長期特別國債投向“兩重”和“兩新”,其中“以舊換新”政策對商品消費已經形成明顯拉動,在此背景下財政政策進一步聚焦服務消費,有望對支撐整體消費發揮重要作用。
在貼息標準上,根據《方案》,對於經辦銀行向服務業經營主體發放的貸款,財政部門按照貸款本金對經營主體進行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年貼息比例爲1個百分點,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分別承擔貼息資金的90%、10%。單戶享受貼息的貸款規模最高可達100萬元。
來自中國銀行研究院統計顯示,2025年3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26%,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較12月下降0.08個百分點。
楊暢表示,貼息1個百分點有望明顯降低相關服務業存量貸款的付息壓力。
《方案》表示,餐飲住宿、托育、家政、文化娛樂、體育領域對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行業類別;旅遊、健康領域對應《國家旅遊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2018)》和《健康產業統計分類(2019)》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代碼不帶*的行業類別;養老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需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養老產業貸款統計標準。
(編輯:吳婧 審覈:杜麗娟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