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條件不起訴,“黑客少年”逆襲成爲年入百萬的紅客老闆
一名中專生因不滿學校的投幣洗衣機,竟產生報復心理實施網絡攻擊導致某網絡公司對數百所學校的服務中斷,其後果已觸犯法律紅線。檢察機關經評估決定對其附條件不起訴,並開展精準幫教。近日,記者從蘇州吳江檢察院獲悉,該少年在考察期內鑽研計算機開發其團隊發展到十多人,個人年入百萬,不僅如此,他由矯正對象變身幫教志願者爲其他迷途少年提供正向激勵。
男生陳某2023年是在校生,犯罪時16週歲,當時因校內投幣洗衣機吞幣而積怨在心,於是向網絡結識的凡某購買網絡攻擊服務,40天內陸續對蘇州某科技有限公司租用的服務器進行攻擊,導致服務器業務中斷時長共計7個多小時,被害公司在該服務器上搭設了校園自助平臺,平臺註冊用戶數累計104萬餘個;與該平臺聯網的洗衣機、烘乾機、電吹風等共享設備累計15萬餘臺。在此期間,被害公司爲防範攻擊,支付3.7萬餘元購買防護服務等。歸案後,陳某父親代爲退賠被害單位3.7萬餘元。
當時檢察機關受理案件後聯合司法社工同步開展社會調查,把成長經歷、教養模式、家庭環境等作爲調查首要內容,分析陳某犯罪原因和迴歸社會的需求。發現陳某父母以收廢品爲生,哥哥智力殘疾,家庭成員關係融洽。陳某六年級接觸到計算機,開始是玩遊戲荒廢學業,後自學C語言、MYSQL、PHP語言等專業技能。自己在網頁建設過程中,逐步認識凡某等黑客,討教技術的同時,也受到不良引導。經分析,陳某之所以犯罪,除了法律意識淡薄,更重要的原因是遇事衝動自負、易受網絡不良朋輩煽動,缺乏正向引導和及時規勸。陳某行爲後果嚴重,法定刑爲五年以上,但陳某這類有專業特長的未成年人應該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和前途。檢察機關評估其動機、賠償、認罪悔罪,認爲不能機械地將危害後果作爲評價陳某的唯一因素。2023年10月,檢察機關在法定幅度內計算可能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決定對其附條件不起訴,並設置六個月考察期。
此後吳江檢察院開展精準幫教,適時加入職業規劃培訓,引導啓發陳某利用專長回報社會與家人。考察期內,陳某主動參與“網絡紅客”公益活動,註冊備案技術論壇,免費分享源代碼,並將淨網行動的普法文章在論壇置頂。借用父親身份註冊網絡公司,一邊通過3D打印創收,一邊從事自主研發。至2024年5月考察期滿,公司已招收員工10餘人,陳某個人收益過百萬,員工月收入過萬。被決定不起訴後,陳某由衷感謝檢察機關給其一次改過自新機會,自發成爲吳江區檢察院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志願者,爲幫教對象講述蛻變過程,激勵和其一樣曾誤入迷途的青少年實現自身價值。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任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