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甩開蘋果推動臺灣科技產業轉型,AI服務器收入首超iPhone

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週一(8月18日),路透社報道稱,臺灣富士康(Foxconn),因組裝數以百萬計的 蘋果(Apple, AAPL) iPhone 而成長爲全球科技製造巨頭,如今其核心業務已不再是蘋果,而是藉助 人工智能(AI)浪潮 實現多元化。

在第二季度,富士康來自 AI服務器 及其他雲計算與網絡設備(包括爲主要客戶 英偉達(Nvidia, NVDA) 生產的產品)的收入首次超過智能消費電子(如iPhone),標誌着多年前啓動的轉型在臺灣科技業全面鋪開。

iPhone依賴風險 與劉揚偉的戰略轉型

分析師指出,富士康長期依賴智能手機業務,被投資者視爲重大風險。近二十年來,iPhone需求增速逐漸放緩,令這家全球最大iPhone組裝商面臨銷售動能減弱的挑戰。

對此,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Young Liu) 自2019年上任以來,積極推動 AI服務器、電動車與半導體 等新業務。儘管電動車與芯片業務尚未對營收產生顯著貢獻,但在AI服務器領域的成功,使富士康成爲英偉達最大服務器製造商,這一成績源於其在ChatGPT掀起AI熱潮前的前瞻性佈局。

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富士康消費電子業務佔總營收的35%,雲計算與網絡業務則佔41%,而在2021年,消費電子曾佔比54%。

多年佈局換來英偉達合作紅利

天風國際證券(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表示:“富士康多年來在滿足更高質量標準、全球多地佈局產能及推進垂直整合方面積累了經驗。”

富士康早在2002年就爲英偉達生產顯卡參考設計,並在2009年前後開始爲雲服務商數據中心製造通用服務器。如今與英偉達在AI服務器領域的合作,被視爲多年努力的成果。

富士康聲稱其已是全球最大的通用與AI服務器供應商之一,市場份額接近40%。郭明錤還指出,富士康比多數競爭對手更願意在早期階段投入項目,例如當年對蘋果的投資,如今在英偉達上也採取類似做法。

美國建廠計劃與爆發式增長

分析師稱,富士康計劃在美國德州休斯敦和墨西哥建設AI服務器工廠,作爲 英偉達5000億美元美國投資計劃 的一部分,凸顯其戰略。富士康預計其AI服務器營收將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超過170%。

富士康與英偉達均拒絕置評,蘋果未迴應評論請求。

臺灣科技業的更廣泛轉型

富士康的轉型折射出臺灣科技產業的整體趨勢。過去依賴消費電子的企業(如富士康靠iPhone,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 和 緯創(Wistron Corp.) 靠筆電)如今正大舉投入AI服務器。

作爲英偉達合作伙伴,緯創今年1月至7月營收大漲92.7%,廣達同期增長65.6%。美國銀行全球研究亞洲科技硬件研究主管 鄭宇昊(Robert Cheng) 指出:“臺灣ODM廠商上半年月度銷售的躍升就是最直接的證據。”

Chris Wei(魏克思),臺灣市場情報與諮詢研究院顧問表示,臺灣科技供應鏈十年來一直與美國科技巨頭合作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因此能夠快速切入AI服務器。他估算,臺灣佔據全球約 80%服務器出貨量,AI服務器佔比更超過 90%。

鄭宇昊總結道:“無論形式如何,轉向AI服務器對臺灣科技產業都是利好,臺灣廠商展現出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