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區園林中心多措並舉築牢夏季綠化“防護牆”

煙臺融媒8月4日訊(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葉軒)入夏以來,連續高溫高熱天氣給城市綠化帶來了嚴峻考驗。爲確保城區綠化苗木的成活率,福山區綜合執法局園林中心以精細化管理爲核心,多措並舉開展城區夏季綠化養護工作,全力保障綠化成果與市民清涼環境。入夏以來,夏季綠地精細養護已累計修剪喬灌木8000餘株,修剪草坪190萬平方米,澆水15384噸,噴施藥物400噸,苗木成活率基本達到95%以上。

針對不同植物特性,園林工人秉持“因樹制宜、精益求精”原則,實施差異化夏季修剪策略。對高大喬木採用“疏透式修剪法”,重點清理過密枝、乾枯枝、下垂枝、病蟲枝、萌櫱枝等,適度回縮過高的直立枝條,改善通風透光、增強抗逆性。對綠籬模紋與造型植物,堅持“精雕細琢、局部打造”原則,採取“立體式”修剪,確保線條流暢、造型美觀、層次分明,提升景觀效果與通透感。對草坪修剪嚴格遵循“三分之一原則”(修剪高度不超過草自然高度的1/3),有效促進草莖分櫱,增強其抗旱能力,同時抑制病蟲害滋生,使草坪整體效果更加緻密、平整。

針對夏季強降雨、颱風等極端天氣易引發的內澇和倒伏風險,園林中心堅持“預防爲主、快速響應”原則,提前部署防汛排澇工作。強降雨前後,增加巡查頻次至每日3次,重點監控易澇點和危木狀態,對新栽植、淺根系及高大易倒伏喬木採取加固支撐的方式,增強抗風雨能力;對死樹、病樹等及時進行清理清除,最大限度保障市民人身及財產安全。截至目前,累計加固支撐樹木120餘株,清理死樹枯枝60餘處。

6月以來,多種園林害蟲進入高發期。爲保障綠地內苗木的健康,園林工人實行“每日巡查+重點區域定點監測”機制,全面開展夏季害蟲防治工作,確保病蟲害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截至目前,已累計防治各類喬灌木39770株,有效遏制了擴散蔓延風險,保障苗木健康生長。

夏季高溫環境,科學補水是關鍵。園林中心嚴格執行“避日澆灌”模式,每日精準調度水車8輛,作業時間調整爲上午6:00—9:30及下午3:30—7:00。此時間段內溫度相對較低、光照相對柔和,有效減少了水分蒸發,避免了高溫時段澆水引發的灼傷與病害風險。同時,實行澆水計劃“日報制”與執行“反饋制”,保障每一棵樹木、每一片綠地都能獲得足量水分。

在緊抓綠化養護質量的同時,園林中心高度重視一線工作人員夏季作業的安全問題,嚴格執行高溫時段(10:00—15:00)停工制度,靈活調整作業時間;配足配齊並及時發放防暑藥品,加強防暑知識宣傳,制定並監督落實高溫安全操作規程,有效預防中暑事故發生,確保夏季養護工作安全、有序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