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其實在倒數!」心理師揭這些事不做會成遺憾:別等失去才後悔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人生裡,其實只剩下有限次的父親節。每過一次,數字就減一,卻沒有人知道,還能減幾次。 示意圖/Ingimage

🕰️《倒數的父親節》——寫給那些還在與父親關係拉扯的人

⏳ 關係的時鐘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人生裡,其實只剩下有限次的父親節。

每過一次,數字就減一,卻沒有人知道,還能減幾次。

家庭系統理論創始人Murray Bowen提到,原生家庭的情感糾葛像是一條看不見的線,無論你走多遠,都牽動着你的人際模式與情感反應。

那些未解的衝突,不會因爲時間流逝自動消失,而是靜靜地待在那裡,等着下一次觸發。

🩹 創傷與和解的時差

心理學研究發現,對許多人來說,與父母的創傷並非一次事件,而是一種反覆經驗的累積。

這意味着「和好」並不只是一次談話或一個擁抱,而是一段漫長、甚至不確定能走到終點的歷程。

我們害怕面對,不是因爲恨,而是因爲在關係裡受傷的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被看見。

🎈 在終點前,留下什麼

悲傷心理學裡有個概念叫「未完成的告別」(unfinished goodbye):人會在失去之後,纔開始計算自己錯過了多少次擁抱與對話。

如果創傷讓你難以靠近,也許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在這段關係的終點到來之前,你想留下什麼證據,證明你來過?

這不一定是和解,也可以是一次不爭辯的晚餐、一張合照、一段沒有批評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