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若迪數學考2分遭父斥責「槍斃你」! 揭童年遺憾:覺得父親不愛我
記者孟育民/臺北報導
窮養能磨練孩子的抗壓性?還是富養才能拓展孩子的視野?公視《少年願望事務所》邀請潘若迪分享自幼被將軍父親嚴厲教養的故事,他成長在一個嚴謹的軍人家庭,父親是一位將軍,回憶起數學考試僅得2分時,父親怒不可遏地說:「不槍斃你,我對不起國家。」這段話深深烙印在潘若迪的記憶中。他表示:「我的父親總是以極端的方式提醒我,男孩子一定要獨立,所有的成功都得靠自己爭取。」
▲潘若迪談窮養富養難題。(圖/公視提供)
潘若迪分享由於父親認爲他「書念得不好,不配吃一整隻雞腿」,水果也只分得「半顆蘋果」。這種物質上的匱乏讓年幼的潘若迪曾偷偷吃同學的便當,以滿足內心的缺失。他坦言:「那時候真的覺得父親不愛我,因爲他從不給我完整的東西。」這種匱乏感也延續到他成年後,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時,他立刻買了一箱蘋果和十幾只雞腿,並坦率承認:「這是對童年缺憾的報復性消費。」
▲潘若迪幼時經歷,讓他賺到錢彌補遺憾。(圖/資料照/艾迪升提供)
如今成爲父親的潘若迪,則選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女兒。他主張「女兒富養,但不能縱容」,認爲孩子應該在物質富足的同時,學會珍惜與自主能力。例如,當女兒弄壞鉛筆盒時,他選擇修補而非直接購買新的,以教導她珍惜資源。他說:「我告訴女兒,爸爸會疼妳,但不會寵妳,妳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換取應得的東西。」
潘若迪進一步強調,除了物質支持外,心理上的陪伴與價值觀引導更爲重要。他認爲父母在「生、養、教、陪」四個層面上都應盡責,尤其是「陪」與「心理支持」是物質條件無法替代的。他表示:「如果孩子沒有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支持,將來可能會迷失於物質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