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科研全流程,智能科研平臺ScienceOne發佈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4月30日,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自動化所)發佈基於科學基礎大模型的智能科研平臺——ScienceOne,支持跨學科成果涌現,推動實現多學科協同的智能科研新範式。

應用AI技術加速科研發現、重塑科研範式已成爲全球科技發展的制高點。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已大規模應用到科學研究中,但仍以各學科微調通用大模型和各自重複造輪子的作坊模式爲主,難以解決通用大模型幻覺強、科學專識薄弱、邏輯能力差等挑戰。

ScienceOne依託科學基礎大模型,瞄準各學科的共性科學研究需求,從數據理解、計算優化、推理評估三個維度實現了能力突破,可平臺式、規模化地賦能“假設提出-方案規劃-仿真推演-實驗驗證-規律發現”科研全流程。

ScienceOne平臺首發的兩個產品包括S1-Literature文獻助手和S1-ToolChain科學工具調度臺。

S1-Literature文獻助手由自動化所聯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發,依託國內最大的科技文獻數據庫和各類實時開源科技資料,可實現高水平的文獻理解與綜述自動生成,深度理解常用的科學數據類型,準確解讀科學公式與專業表達。

“請寫一篇主題爲……的文獻綜述。”只需要發出簡短指令,文獻助手即可自動整理綜述骨架,一次性梳理上千篇文獻,生成詳細的綜述內容。輔助用戶精讀論文時,文獻助手可提供思維導圖、引文回溯、研究圖譜、關鍵技術路徑抽取等工具。目前,文獻助手已完成數學、物理、材料等學科適配,未來將動態擴展並實現全學科覆蓋。

S1-ToolChain科學工具調度臺實現了跨學科數據理解、科學計算與仿真等工具的自主協同調用,通過科學模型標準協議,支持接入各類通用與專業科學模型和工具,以智能體進行工具流編排和任務串聯。當前,科學工具調度臺已集成數理化與工程學科近300個多模態科學數據分析、微分方程求解、離散優化、跨尺度仿真等工具。

“請完成蛋白質序列補全。”當科研人員輸入科研需求,S1-ToolChain科學工具調度臺通過科學基礎大模型識別研究意圖,調用自主研發的序列理解模型分析序列結構,做出補全序列任務的規劃與編排,進而調用科學計算工具和ESM3專業模型完成蛋白質序列補全,實現科研工作的閉環。

下一步,研發團隊將開源科學基礎大模型S1-Base,併發布以此爲基座的科學智能體工廠S1-Agent,共同形成平臺化工具體系,助力打造AI for Science新範式。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