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我送來幾隻老母雞坐月子,婆婆卻把母雞送給小姑子

父母給我送來幾隻老母雞坐月子,婆婆卻把母雞送給小姑子:她生了兒子

我叫林曉梅,今年28歲,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我和丈夫李強結婚三年,終於在今年迎來了我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可愛的女兒。

我的父母是農村人,雖然家境不富裕,但一直對我疼愛有加。

婆婆是個典型的傳統女性,思想有些守舊,總覺得生兒子纔是傳宗接代的大事。

我和婆婆的關係一直不鹹不淡,雖然沒有什麼大矛盾,但也談不上親密。

坐月子期間,父母特意從老家趕來,還帶來了幾隻自家養的老母雞,說是給我補身子。

母親一邊收拾雞,一邊唸叨:“曉梅啊,這雞可是咱家自己養的,沒餵過飼料,燉湯最補了。你剛生完孩子,身子虛,得多喝點雞湯。”

我心裡一陣暖意,雖然父母沒什麼文化,但他們的愛總是這麼樸實無華。

婆婆看到那幾只老母雞,眼睛一亮,笑着說:“哎呀,這雞可真肥,正好你小姑子剛生了兒子,身子也虛,我拿兩隻去給她補補。”

我一聽,心裡頓時有些不舒服。

小姑子是婆婆的女兒,比我早兩個月生了個兒子,婆婆一直對她寵愛有加。

可這幾隻雞是父母特意給我準備的,婆婆怎麼能自作主張就送人呢?

我強忍着不滿,輕聲說:“媽,這雞是我爸媽特意給我坐月子用的,要不您先別拿,等我身子好點了再給小姑子送?”

婆婆臉色一沉,語氣也變得生硬:“你這是什麼話?你小姑子生了兒子,身子虛得很,你這當嫂子的怎麼這麼不懂事?再說了,你生的是女兒,補不補的也沒那麼要緊。”

聽到這話,我心裡一陣刺痛。

婆婆的話像一把刀子,直戳我的心窩。

生女兒怎麼了?難道女兒就不值得被疼愛嗎?

我強忍着眼淚,轉身回了房間。

丈夫李強在一旁看着,欲言又止,最後只是嘆了口氣,什麼也沒說。

晚上,我躺在牀上,心裡五味雜陳。

婆婆的話一直在我耳邊迴響,越想越覺得委屈。

父母辛辛苦苦養的雞,就這麼被婆婆輕易送人了,而我卻連一句反駁的話都不敢說。

我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真的不夠好,是不是生女兒真的就低人一等?

第二天一早,婆婆果然拎着兩隻雞去了小姑子家。

我站在窗前,看着她的背影,心裡一陣酸楚。

母親看出了我的情緒,走過來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曉梅,別難過,媽再給你燉湯。”

我搖了搖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媽,我沒事,您別擔心。”

幾天後,小姑子帶着孩子來家裡做客,婆婆滿臉笑容地抱着孫子,嘴裡不停地誇:“這孩子長得真像他爸,以後肯定有出息。”

我坐在一旁,懷裡抱着女兒,心裡卻像壓了一塊大石頭。

婆婆似乎完全忘記了我和女兒的存在,只顧着逗弄孫子。

終於,我忍不住了,站起身對婆婆說:“媽,您能不能也抱抱您孫女?她也是您的親孫女啊。”

婆婆愣了一下,隨即有些不耐煩地說:“哎呀,女孩子家家的,抱什麼抱,以後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這句話徹底點燃了我心中的怒火。

我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媽,您這話說得不對。女兒也是您的血脈,您怎麼能這麼偏心?我父母辛辛苦苦養的雞,您說送人就送人,現在連抱都不願意抱一下孫女,您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

婆婆顯然沒想到我會這麼直接地頂撞她,臉色頓時變得難看:“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我養大李強容易嗎?現在你生了女兒,還想讓我怎麼對你?”

我冷笑一聲:“媽,您養大李強是不容易,但這不代表您就可以輕視我和我的女兒。生兒生女都一樣,都是您的後代,您不能這麼偏心。”

婆婆被我說得啞口無言,臉色鐵青地坐在沙發上。

李強見狀,趕緊過來打圓場:“媽,曉梅,你們都別吵了,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多好。”

我看了他一眼,心裡一陣失望。

作爲丈夫,他難道不應該站在我這邊嗎?

爲什麼每次遇到婆媳矛盾,他總是選擇沉默?

這場爭吵最終以婆婆摔門而去告終。

我坐在沙發上,心裡一陣疲憊。

母親走過來,輕輕拍了拍我的手:“曉梅,別難過,媽支持你。”

我點了點頭,心裡卻明白,這場婆媳之間的矛盾,遠沒有結束。

在家庭中,如何處理婆媳之間的矛盾?

生兒生女是否真的有那麼重要?

作爲丈夫,如何在婆媳之間找到平衡點?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看法和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