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啟動「基金轉申購T+1」試辦! 石崇民:讓投資判斷事半功倍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啓動「基金轉申購T+1」試辦服務,顧問部主管石崇民以4月川普關稅事件爲例,強調縮短流程可顯著提升投資報酬與時效掌握。記者胡經周/攝影

在全球市場波動加劇、資金調度時效愈發關鍵的環境下,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宣佈啓動「基金轉申購T+1日」試辦服務,將過去需等待5至7個營業日的基金轉換流程,大幅縮短至次一營業日完成,成爲境內少數率先推動此服務的投信業者。

從T+5到T+1 縮短四天的關鍵差異

顧問部主管石崇民在記者會上指出,傳統轉申購流程必須先賣出原基金、等待資金回到帳戶,再申購新基金,因此通常要等到T+5才能完成。這意味着從判斷市場時機到真正進場,往往隔了近一週,「五天後市場會發生什麼事沒人能保證,即使判斷正確,也可能錯失最佳切入點。」

T+1則將贖回與申購同步處理,今天提出申請,隔日即可依T+1日淨值買入新基金。石崇民強調,這讓投資人從「賭五天後」變成「賭明天」,掌握度大幅提升。

波動時代 時效性成投資核心

石崇民引用數據指出,2010至2019年間,兩週內漲跌逾10%的次數僅12次;但2020年至今短短5年間,已出現41次,波動頻率與幅度均顯著上升。兩週平均漲跌幅也由2.5%提高至3.5%。

以今年4月的川普關稅事件爲例,臺股自高點至4月7日累計下跌20%,許多投資人在當日或隔日選擇進場。若採T+5流程,至7月底累積報酬約24%;但若以T+1操作,報酬率可達36%,多出12個百分點。即便在4月底二度落底後進場,T+1的兩個月報酬率仍比T+5高出5個百分點。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以4月關稅戰衝擊爲例,對比T+1與T+5轉申購差異,顯示T+1在4/8進場至今累積漲幅36%,高於T+5的24%;在4/28二度落底後進場,T+1漲幅20%也優於T+5的15%。記者張家麒/攝影

三大市場結構變化推升需求

石崇民分析,市場波動放大的原因主要有三:

在此背景下,交易機制的時效優化對投資人權益尤爲重要。

試辦基金與通路

首波納入試辦的7檔基金橫跨收益、股息、醫療、科技與基礎建設等領域,包括:

投資人可透過包括中國信託、臺新、玉山、兆豐、合作金庫、基富通、第一、華南、華泰、彰化、臺灣、聯邦銀行及巨亨、富蘭克林投顧等指定通路申請。

試辦期間自即日起至2026年2月9日,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將持續蒐集市場與投資人回饋,並以嚴謹風控確保執行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