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在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獲新突破,阿里雲AI算力提供支撐
每經杭州7月17日電(記者葉曉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阿里雲方面獲悉,復旦大學在醫學領域接連取得新成果,繼發現帕金森病(PD)全新治療靶點之後,阿爾茨海默病(AD)早篩早診檢測試劑也將於今年年末上線各大醫院和體檢中心。
據悉,這些研究均由復旦大學與阿里雲等聯合打造的CFFF(國內高校最大的雲上科研智算平臺)提供AI算力支持,從而極大地加快了科研進展。
在阿爾茨海默病領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鬱金泰團隊基於腦脊液蛋白質組學數據測試了6361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指標會隨疾病發展而變化。使用傳統方法篩選蛋白,會找出數十種甚至上百種可能的“診斷蛋白”,科研人員逐一驗證每一種蛋白質的診斷結果,效率低下。鬱金泰團隊利用AI算力,採用創新的數據驅動方法和獨特的蛋白質組學分析策略,對6361種腦脊液蛋白組學數據進行了分析和建模,篩選出5種最重要的蛋白質,將診斷準確性提高到98.7%。
鬱金泰教授表示:“以前的科研就像在大海撈針、慢慢釣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現在,人工智能就像一張大網,能夠在海量數據中快速精準地發現關鍵指標和潛在治療方案,極大地提升了研究能力和效率。”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