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8技術破局:大模型算力革命背後,誰在搶佔AI底層生態?

當 DeepSeek V3.1 版本悄然升級,用戶發現多了 “深度思考” 模式切換按鈕時,一場關於大模型算力效率的暗戰,正通過一項名爲FP8的技術悄然改寫規則。

解碼 FP8:大模型的 “算力平衡術”

在 AI 大模型的世界裡,“精度” 與 “效率” 本是一對冤家:追求更高精度(如 FP32、FP16),會讓算力能耗呈指數級飆升;降低精度(如 INT8),又可能導致模型訓練 “失真”。而 FP8 的出現,恰似給這場博弈找到了平衡點。

簡單來說,FP8 是一種量化計算格式—— 通過 “細粒度量化策略” 壓縮數據規模,再用 “高精度累加算法” 修復誤差,讓大模型在訓練和推理時,算力消耗降低 50% 以上,效率卻能提升數倍(如佳都科技基於 FP8 的大模型訓練效率,較 2024 年初提升超 150%)。

以 DeepSeek 的突破爲例:其團隊攻克 FP8 訓練的 “量化誤差難題” 後,模型訓練的穩定性和效率大幅躍升—— 這意味着,同樣的算力成本,能支撐更大規模的模型訓練,或讓推理響應速度更快。對於正陷入 “算力軍備競賽” 的 AI 行業而言,FP8 堪稱突破算力瓶頸的 “鑰匙”。

產業鏈圖譜:誰在佈局 FP8 生態?

FP8 的爆發,絕非單一公司的狂歡,而是芯片、硬件、模型、終端全產業鏈協同的結果。透過公開信息,我們能清晰看到一場 “技術卡位戰”:

1. 芯片底層:寒武紀、芯原的 “指令集革命”

寒武紀早在 2022 年定增時就埋下伏筆:其 “先進工藝平臺芯片項目” 明確提出,要擴展對 FP8 等數據類型的支持 —— 這意味着,從芯片指令集層面,爲 FP8 算力鋪路。

2. 模型落地:佳都科技的 “場景攻堅戰”

作爲 DeepSeek 的深度合作者,佳都科技把 FP8 用到了 “刀刃上”:旗下 “佳都知行大模型” 全面接入 DeepSeek,從城軌大模型一體機到警務大模型,FP8 混合精度訓練讓效率暴增 150%;更關鍵的是,其已在國產千卡 GPU 集羣完成訓練方法驗證 —— 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 “國產算力 + FP8” 的生態閉環嘗試。

3. 終端滲透:智微智能的 “硬件突圍”

當大模型向消費端下沉,智微智能已拿出 “硬貨”:基於 AMD FP8 平臺開發的 Mini AI PC,內置 50 Tops AI 算力,直接把 FP8 算力裝進 “巴掌大的主機”—— 這意味着,FP8 不再侷限於數據中心,而是開始向普通 PC、智能終端滲透,爲 AI 普及埋下伏筆。

市場邏輯與未來暗線:效率革命纔剛開始

FP8 爲何在此時爆發?本質是AI 產業從 “拼參數” 轉向 “拼效率” 的必然:

技術成熟度:DeepSeek 等公司攻克 FP8 訓練誤差難題,證明技術可落地;

算力焦慮:大模型參數逼近 “天花板”,繼續堆算力成本陡增,FP8 成爲 “降本增效” 的最優解;

國產替代:寒武紀、佳都科技在國產 GPU 集羣的驗證,凸顯 “自主算力 + FP8” 的戰略價值 —— 擺脫對海外算力的依賴,同時提升效率。

未來,FP8 的故事遠未結束:

技術迭代:是否會出現更高效的量化格式(如 FP4)?精度與效率的平衡將持續突破;

場景落地:除了大模型訓練,FP8 在自動駕駛、醫療 AI 等領域的推理場景,或將釋放更大潛力;

生態博弈:誰能打通 “芯片 - 模型 - 硬件 - 終端” 的 FP8 閉環(如佳都 + DeepSeek + 國產 GPU),誰就掌握生態話語權。

這場由 FP8 引發的算力革命,本質是AI 產業向 “精細化競爭” 的進化。當市場還在追逐大模型 “參數神話” 時,聰明的玩家已開始在底層技術裡 “摳效率”—— 畢竟,真正的 AI 產業化,拼的不僅是 “能做多大”,更是 “能做多省、多快”。

FP8 的爆發,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在這場看不見的算力戰爭裡,每個技術突破的背後,都是對未來 AI 生態的一次重新定義。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犀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