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受損重修 墾丁森林遊樂區多肉植物展示區重新開幕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多肉植物展示區」經歷風災損毀與一年多的整修作業後,今日重新啓用。圖/林保署屏東分署提供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多肉植物展示區」經歷風災損毀與一年多的整修作業後,今日重新啓用。這座「沙地綠洲」是臺灣南部重要的乾旱植物展示場,有超過30種多肉植物,其中有還有臺灣特有種,讓遊客一次看個夠,來趟療愈系多肉之旅。
多肉植物展示區原爲仙人掌溫室,1973年設立,爲北迴歸線以南重要的乾旱植物展示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表示,臺灣雖四面環海、降雨豐沛,較少見沙漠地形,但在這片土地上還是孕育出許多原生的乾旱植物。
展示區內有自開園就存在至今的金𩾇、金武扇及恆春特有種的臺灣佛甲草、鵝鑾鼻燈籠草,另外還有弁慶柱、龍骨麒麟、月光免耳等來自美洲及非洲等特色植栽,共計有30多種多肉植物。此外,園區沙地環境更成爲臺灣蟻蛉等特有昆蟲的絕佳棲息地,是臺灣分佈密度最高的地方。
今日舉辦開幕典禮,共有各單位及地方人士共70多人蔘與。屏東分署長楊瑞芬表示,此次整修着重友善環境、低碳設計、生態教育,希望讓遊客感受到多肉植物與沙地生態交織的生命力,並打造恆春半島兼具觀光與生態學習功能的自然教室,與在地觀光業者合作帶動墾丁觀光旅遊。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多肉植物展示區」經歷風災損毀與一年多的整修作業後,今日重新啓用。圖/林保署屏東分署提供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