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穴寺發現河南最早的測風儀

7月3日,汝州市委市政府、平頂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平頂山市氣象局共同邀請,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正高級工程師、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副院長宋英傑,河南省文物建築保護研究院科技中心主任、副研究員楊華南等5名文物和氣象方面專家,在汝州市委307會議室召開了風穴寺相風烏挖掘保護專家論證會。專家組先到風穴寺實地考察,後經充分論證,最後達成共識。

專家一致認爲:風穴寺懸鐘閣正脊上的鳳鳥形金屬文物具有測風和裝飾功能,即俗說的相風烏。這個相風烏爲河南地區首次發現的、最早的、且目前還能正常使用的氣象文物,對於研究氣象學、天文學以及古代科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專家組建議,要進一步加強研究,蒐集相關資料,爲準確斷代提供依據;要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保護和利用。下一步,汝州市將以專家組意見爲指導,加強與國家、省、市文物、氣象部門的溝通匯報,積極爭取支持,科學合理制定相風烏的專項保護利用方案。同時組織文物、氣象等專業力量,聯合高等院所,對相風烏的歷史、科技、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研究,將相風烏的保護利用融入汝州文旅發展大局,發揮其展示汝州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用,講好其背後的中國故事、文物故事、汝州故事。

汝州市委副書記楊涵主持召開論證會,黃紅麗、倪建國等縣級領導,平頂山市文物局和氣象局相關領導、專家,汝州市文廣旅局、文物局、氣象局、民宗局等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並討論。

(來源:今日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