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十涉臺紀念日 左右兩岸動向
大陸按慣例「逢十」就會擴大慶祝,而今年各類逢十涉臺紀念日特別多,將左右兩岸關係動向。圖爲2005年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立法,臺灣民衆遊行表達心聲。(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在週年慶典上按慣例「逢十」就會擴大慶祝,而今年各類逢十涉臺紀念日剛好特別多,一定程度也可能左右兩岸關係動向。比如中共今年是否會進一步啓動《反分裂國家法》(《反分裂法》)修法,強化武統臺灣合法性,抑或是,在「馬習會」10週年紀念場合,釋放更多兩岸和平的訊號,都成各界關注焦點。
就兩岸關係來說,今年可能是充滿「暗濤洶涌」或「柳暗花明」的一年。而箇中轉折取決於北京如何定位《反分裂國家法》20週年,臺灣光復80週年、抗戰勝利80週年,以及「馬習會」10週年等涉臺紀念日。
《反分裂法》從2005年3月14日立法後,一直被視爲武統臺灣的「合法性」來源。該法規定,在「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等3種情況下,可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近年兩岸緊張加劇,期間修法的傳聞更不曾間斷。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2024年10月就警告,中共很可能利用該法20週年的契機提出修法,賦予武統臺灣更多正當性,拉高涉臺法律的強度。
從論述上看,中共利用《反分裂法》20週年座談會,釋放反臺獨與反對外國勢力涉入等嚴厲措詞幾乎已是「標配」,但在具體作爲上,修法雖存在一定可能性,但眼下兩岸關係瞬息萬變,透過搭配既有或新推相關「 意見」,來落實對臺「長臂管轄」,顯然更具即時性。
換言之,比較有可能加碼作法會是,除深化落實既有的《懲獨22條》,透過發佈各類涉臺管轄意見,例如繼續推進海警巡查臺海合法性,切香腸式抹除臺灣政府管轄、治權,間接彰顯《反分裂法》反獨立法精神。
至於大陸11月在「馬習會」10週年紀念活動上或將適度傳遞兩岸和平氛圍。之前「馬習會」5週年時,北京選擇以「座談會」方式來紀念,預料10週年也會舉行類似活動。
各界解讀認爲,屆時大陸國臺辦主任宋濤可能重申和平統一是大陸對臺的主旋律,站穩「中國人的事由中國人決定」的立場。
此外,由於去年國際興起重新審視「聯合國2758號決議」討論,在解套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空間之餘,更延伸出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嘗試將中國與臺灣主權脫鉤。
今年9月與10月分別是抗戰勝利80週年與臺灣光復80週年,這一前一後的紀念活動主軸,可預見北京將聚焦放大對日抗戰勝利,中國收回臺灣的「歷史事實」。
而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很可能在相關紀念大會上,沿着抗戰勝利脈絡,強調臺灣迴歸中國的法理事實,證成大陸與臺灣同屬一箇中國的事實從未、也不可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