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襲臺 擬定3階段撤離計劃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6日在行政院會建議讓桃園「挖土機超人」林鴻森入祀忠烈祠,獲中央首肯。(行政院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行政院長卓榮泰16日指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應變處置已告一段落,中央前進協調所將轉型爲「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中央復原重建專案協調會報」,由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接棒後續復原重建任務;而面對週末可能形成的「風神」颱風,中央前進協調所也改爲「緊急應變協調所」,週六將進行大規模撤離演練。

行政院會昨聚焦「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情形」,災害防救辦公室指出,針對堰塞湖水位、壩體及邊坡狀況,經每日嚴密監測與觀測,目前堰塞湖蓄水量已減少至原來量體的1.7%、約150萬噸,狀況穩定無變化,將持續監控。

由於週末可能形成「風神」颱風,中央前進協調所昨已轉型「緊急應變協調所」。卓榮泰強調料敵從寬,禦敵從嚴,週六將進行大規模撤離演練;政務委員季連成並提及3階段撤離計劃,估計約有1308人,且必要時將啓動堰塞湖警報,強制居民垂直撤離,18日起也禁止志工進入災區。

季連成表示,前天中央協調所召集花蓮縣府、鄉鎮長、村裡長舉行協調會,已達成共識,當中央氣象署發佈豪雨特報,每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毫米,將啓動第1階段收容措施,對象爲獨居老人、洗腎患者、老人及弱勢團體;第2階段強制疏散居住於平房的居民;第3階段則是警戒區民衆全數撤離,若馬太鞍溪堤防水位上升1公尺,將由警察單位發佈堰塞湖警報,垂直撤離民衆必須強制移至2、3樓。

季連成表示,所有疏散民衆都要自備避難包,強制撤離啓動後4小時會提醒民衆提早準備,4小時後若經勸導不執行撤離,將會開罰。他強調,撤離計劃的關鍵重點爲強制執行力,計劃再周延,執行力不夠,仍是空洞計劃。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昨在行政院會直指過去案例顯示有3成災民在災後出現心理創傷症候羣,且這次救災志工超過11萬人次,規模空前,志工、國軍與警消都是災後心理創傷要關注的高危險羣,呼籲投入資源關注災後心理重建,也建議讓因救災腳部受傷感染敗血症而不幸離世的桃園「挖土機超人」林鴻森入祀忠烈祠,獲中央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