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Luxury/勞力士製表與永續發展都當領頭羊 助「珊瑚媽媽」覆育
▲珊瑚園丁自2017年成立以來,已修復了11個珊瑚礁,使用了45種不同的珊瑚物種,覆蓋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尺的珊瑚礁。(圖/勞力士提供,以下同)
記者陳雅韻/臺北報導
瑞士表界龍頭品牌勞力士(Rolex)不僅在製表本業位居先鋒地位,對於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也走在最前端,自2019年以來啓動勞力士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保護地球,恆動不息」計劃,承襲品牌「Perpetual 永恆」核心精神展現對地球環境的長期承諾,目前已擁有超過30個橫跨海洋、陸地,以及科學、健康與技術等領域的合作伙伴,透過與藍色使命(Mission Blue)、珊瑚園丁(Coral Gardeners)及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等國際夥伴的長期合作,解決人類與大自然面臨的危機。
▲赫曼達海洋保護區紅鋤齒鯛魚羣爭相躲避一隻加拉帕戈斯海獅。
勞力士日前首度在臺灣舉辦《邁向我們永恆的星球:健康、科技與地球共生》2025永續國際論壇,透過「健康無界」(Health Without Borders)與「藍海行動」(Ocean in Action)兩大議題,探討如何將恆動不息的理念轉化爲可持續的社會行動,2023年勞力士大獎評審團成員及全球海洋永續政策的領導倡議者卡洛斯杜阿爾特(Prof. Carlos M. Duarte)親自來臺,分享以海洋復原爲目標的藍碳研究。
▲國際知名海洋科學家卡洛斯·杜阿爾特2023年擔任勞力士大獎評審團成員,近日出席在臺舉辦的勞力士論壇。
而珊瑚學院創辦人、被暱稱爲「珊瑚媽媽」的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助理教授崔佩怡,也來臺參與勞力士論壇,她在品牌「保護地球,恆動不息」計劃支持下,運用生物技術、人工智慧和生態工程來修復香港邊緣海域的退化海洋生態系 統,採用實驗室培育移植方法進行珊瑚覆育,再將珊瑚保育概念融入社區與教育,爲海洋生態覆育盡心力。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珊瑚學院創辦人崔佩怡日前來臺參加勞力士舉辦的論壇。
瑞士名錶Blancpain也與海洋緊密連結,除打造鐘錶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十噚潛水錶外,更推行「心繫海洋計劃」,已資助超過40項重大科研遠征,今年更有劃時代的突破,品牌支持的法國海洋生態學家Alexis Chappuis與UNSEEN Expeditions 團隊在印尼摩鹿加羣島發現了首隻活體腔棘魚,這種曾被認爲在7,000萬年前絕跡的神秘魚類,被當地人稱作「Raja Laut」(海中王),竟然在鏡頭前現身,更堅定品牌探索海洋與保育環境的決心。
▲在Blancpain的支持下,Alexis Chappuis與UNSEEN Expeditions 首次於印尼摩鹿加羣島發現腔棘魚。(圖/Blancpain提供,以下同)
▲在印尼摩鹿加羣島發現的首隻活體腔棘魚,被當地人稱作「Raja Laut」(海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