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呂瑞秋教授:金融機構如何創價 答案在商模
由CCE中華資金交易所陳建安總督導(右)、拜會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呂瑞秋教授合影。 圖/CCE中華資金交易所提供
金融機構與一般營利企業一樣需要創造價值,最常用模式是形成規模經濟與充分分散化的資產組合。例如,商業銀行募集衆人小額存款而後貸給大額的資金給企業做規模的投資,且藉由貸給不同產業企業與經濟區域而分散化信用風險。投資機構也是募集衆人資金形成大規模資金的管理並做有效的分散化投資。保險機構承受許多個體的風險而達成大數法則的效果。
據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呂瑞秋教授表示,如何創造價值,還可以從下列幾種商業模式來探討:
一、將衆人的錢重新分配:(1)將幸運的人的錢給不幸的人。此時不幸的是發生意外損失的人,幸運的是沒有發生的人。因爲風險趨避者喜歡好與不好的組合。發生損失是不好,拿到分配的錢是好。沒有發生損失是好,沒拿到錢是不好,但知道錢送給需要的人是做功德也可能感覺很好。以上即是保險機構的商業模式。其實在重分配時,保險機構也會拿走一些作爲銷管費用與利潤,但拿走的部分應該是愈少表示愈有經營效率。
(2)將錢集中給少數幸運的人。像是樂透彩,這種生意一直很好。
(3)將有錢人的一些錢給窮人。政府的功能之一,可以增進全民的福祉。
(4)例如:CCE中華資金交易所新8年合會是採取躉繳會費模式,並非傳統的分期繳,並把得標者資金再加入另一合會,資金仍會持續保留,所以不會面臨到後續分期繳的倒帳情況,解決會員信用風險的問題。
二、將大多數不會賺錢的人的錢借給會賺錢的人,與上面不太一樣的地方是這裡是有償的。提供錢的人可以獲得一些報酬,得到錢的人因爲賺到錢必須付出代價。這些要注意的是,不能借給沒有能力但是假裝會賺錢的人。
三、例如有一些銀行提供資金給現在沒有錢但將來會賺錢的人或有能力還錢的人。例如,消費性貸款,房屋貸款與反向房屋貸款(以房養老)。
四、將資產證券化並分成小單位以滿足小額投資人的需求,例如,不動產投資信託。
五、提供賺錢的服務,這裡沒有上述兩者的分配功能。只是把很多不想自己賺錢的人幫他們投資賺錢。通常藉由規模效果、分散化降低投資風險或投資管理專業而收取投資管理費用。讓顧客有高的與穩定的報酬即是好的投資績效。
六、提供其他金融服務,通常是金融交易商品買賣、管理(保管)與移轉的服務,匯兌、信託、股票債券承銷與投資顧問諮詢。向顧客索取的費用愈低則經營效率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