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山旅 都會山系生活節奏

圓覺寺步道沿途鬱綠森林與潺潺溪流相伴,讓人身心沉靜放鬆。 (攝影/蔡耀徵)

【文・Edith 】

【攝影・蔡耀徵、鄒保祥、杭大鵬、洪子詠】

會與自然相依的臺北,羣山環繞、交通便利,讓生活其中的人們,在市區就能望見棱線起伏的山巒,更可在半小時內置身山林。YouTuber「柯式野生活」柯柯與喜愛自然的作家陳德政從切換臺北都會與山林間的日常生活場景談起,分享城市山系生活風格,以及適合夏日的親山旅行路線。

隨性轉換生活節奏的城市風格

熱愛戶外活動的柯柯,透過登山、越野跑及野地露營探索生活,成長於臺北都會區的她坦言,直到八年前接觸戶外活動,纔開始認識住家附近的小山,併發掘臺北特有的親山生活風格:「臺北四周環山,而且離市區很近,隨時可從街區小巷通往山徑,立刻與車水馬龍的都會隔絕,這是臺北最迷人之處。」

柯柯指出,臺北山林的另一特色,便是所有郊山步道都能串聯起來,臺北大縱走就極具代表性,不僅可依個人體能、時間與喜好分段行走,而且每段路線都有撤退點,利用大衆交通工具就能返回市區,非常便利。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讓人暫離都市喧囂,沉浸在滿山綠意中。 (攝影/鄒保祥)

身爲自由工作者的柯柯透露,在創作上缺乏靈感時,她就會騎腳踏車或搭捷運到登山口,走入山林轉換心情。像位於捷運麟光站旁的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便是她暫時遠離都市喧囂的最佳去處。這片山區過往因軍事管制而未被開發,保留了豐美林相與蝴蝶生態,盛夏時節穿梭林間,可感受到濃密綠蔭捎來的清爽涼意。

柯柯也分享,此處作爲臺北大縱走第六段的登山口,近可串聯福州山公園與中埔山,遠可通達南港山系的四獸山步道,她推薦可從捷運象山站附近的象山步道起登,行至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下山後再至附近的六張犁街區走走,探訪美食店家或咖啡館,享受有山林相伴的都會生活。

從都市熱島轉入清幽山林

燠熱盛夏,柯柯也從自己喜愛的親山步道中,推薦一條清幽的避暑路線,從捷運大湖公園站出發,沿着大溝溪步道入山,隨後銜接圓覺寺步道,沿途都有蜿蜒溪流相伴,蓊鬱蔽日的綠意、覆滿苔蘚的溪石及自層疊巨巖間傾瀉而下的瀑布,景色優美又涼快消暑。她分享自己會走到白石湖吊橋附近觀景,還會順訪「茗谷屋烘焙坊」品嚐紅豆湯與甜點,坐在綠意環抱的輕食驛站小憩,感受不同於山下的悠閒適意。

自然景觀多樣的風櫃嘴步道,同樣是柯柯喜愛的夏日健行路線,「從風櫃嘴起登,行經箭竹林與芒草、清幽的柳杉林,步行約四公里左右,就會到達一片廣闊的草原,沿途步道設施完善、景色變化豐富。」柯柯分享,結束健行後,可從擎天崗遊客服務站搭乘公車至捷運劍潭站,周邊有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及士林夜市,由日至夜、從山林到都會,串聯成臺北特有的風格山旅。

融合藝文潮流的山系文化

行遍國內外高山的陳德政,同時兼具作家、音樂評論者和DJ身分,看待臺北山系生活的目光,不僅來自豐富的登山經驗,更融合對城市文化的敏銳感知。他認爲臺北最具特色之處就是都會與自然共存,天氣晴朗時在市區駐足擡頭,視線越過樓廈與街道,就能看見盆地邊緣羣山環抱的景緻,「山一直都存在於臺北的生活場景,而且不管開車或搭乘捷運,約半小時就能抵達,這在其他國家相當少見。臺北的郊山就像親切的朋友,住在這座城市卻不到山裡走走,是非常可惜的。」

「到山裡可以暫離緊張的都市步調、放鬆身心。」陳德政分享,鄰近捷運後山埤站的虎山步道,雖然坐落於繁鬧的信義區,但仍保有鬱綠的森林、山澗小溪與螢火蟲生態,不但步道平緩易行,虎山溪畔也是夏日親水勝地之一。喜愛音樂的他更推薦位於虎山的「微遠虎山」,這處由廟宇改造成的音樂展演空間,不時舉辦結合美食、啤酒、營火等多元類型的音樂節活動,在此無論是品味美食、欣賞音樂演出,都別有一番風情。下山後則可搭乘捷運至昆陽站,逛逛轉型成藝文聚落的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並順遊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周邊的唱片行、咖啡館或到音樂展演空間欣賞演出。

虎山步道的砌石水岸覆滿濃密綠意。 (攝影/杭大鵬)

隱身都會的山系秘境

「在攀登高山之前,也是從中級山開始練習,小觀音山就是我登山的起點。」陳德政描述,這條路線環繞壯闊的火山口,地形較爲陡峭,甚至需要手腳並用,但只要具備基本體能應該都可完成。走在小觀音山羣峰步道上,放眼望去盡是綠色海浪般的箭竹草原,加上山間雲霧繚繞,壯麗景緻令人駐足忘返。

充分感受登山樂趣後,回程則可安排結合美食與文化的行程。陳德政分享幾處陽明山私房景點,包括在竹子湖料理店「山園」大啖野菜熱炒,或是到「鵝尾山109」品嚐咖啡輕食,而隱身山中的古物植栽店「裡山」,空間具日式庭園禪意,不時舉辦展覽活動,同樣值得一訪。他也推薦順遊陽明山美軍宿舍羣改建的草山小鎮,這處匯聚咖啡館及餐廳的聚落,留下1960年代異國山居記憶,也映照出臺北山林中的人文歷史。

綿延的山林步道串聯起臺北不同的樣貌,不妨轉換日常生活節奏,從離家最近的小山出發,在夏日展開一場親近自然的風格山旅。

從小觀音山羣峰步道可眺望綿延起伏的箭竹草原。 (攝影/洪子詠)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681期】。

臺北畫刊681期-都市與自然間的夏日輕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