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進駐南迴海岸 掀正反角力
臺亞風能公司將在臺東南迴鄉鎮設置33支陸域風機,大武居民憂心破壞當地海岸及生態。(蔡旻妤攝)
風電爭議再度延燒!臺亞風能公司規畫在臺東南迴地區設置33支陸域風機,8月12日將於大武鄉舉辦「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公開會議,引發當地關注及反彈,少數居民贊成開發,盼以減收、免收電費回饋在地,也有居民反對,並揚言抗爭到底。
南迴地區常年受東北季風、南風吹拂,臺亞風能規畫在達仁、大武及太麻里等鄉,長達25公里的海岸,興建33座、總髮電量231百萬瓦的風電機組,開發案引發臺東各地強烈關注,但多數居民對於風電一知半解。
部落表示,年輕人、老人家都曾聽聞這消息,但實際上要做什麼不太清楚。謝姓鄉民說,大武的海岸線很美,但33座太多了。大武鄉代會主席金勝男指出,擔心生態、海岸觀光及居民的生活遭破壞,他個人不歡迎風力發電設在大武。
大鳥部落會議主席高惠香同樣強烈反彈,尤其大鳥村預計會設置2座風機,學校、部落都緊鄰海岸,「環境、噪音,那是非常大的衝擊,絕對不願我們的環境、美麗的海岸被破壞。」她更憂心一旦同意開發,影響深遠,「這是20年、30年的,也許我們不在了,如果答應,是我們子子孫孫要去承受。」
然而,大鳥村長陳定榮卻贊成開發,他認爲無論是政府或廠商,都應公開揭露開發案所產生的影響,「召開會議將優勢、劣勢一併列出,讓老百姓來評估。」他說,雖地處偏遠,但現在的人沒有電力就無法生活,也希望廠商提供減收、免收電費等回饋機制,幫助生活辛苦的在地居民。
身爲大武居民的臺東立委黃建賓則堅持反對,他擔心若臺東未阻止,大型風電機恐怕將一路從宜蘭插到臺東。臺東縣議長、國民黨臺東縣黨部主委吳秀華強調,開發對南迴海岸線的山海景觀、生態鏈、原鄉文化與觀光資源,恐帶來難以逆轉的衝擊,「風機不是風景,南迴的未來需要更多選項。」
大武鄉長王景昌強調,鄉公所態度秉持中立,將要求廠商公開所有資訊,務必讓鄉民進一步瞭解風電,強調「最後決定權不是鄉公所,一定要獲得多數鄉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