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市史家堡村“十元禮金”撬動民生幸福

近年來,汾陽市陽城鎮史家堡村堅持黨建引領,以移風易俗爲鄉風文明建設的切入點,通過建章立制、宣傳動員、黨員帶頭等多種形式,推動十元禮金改革、設立積分超市營造黨建引領、黨員示範、黨羣共治新局面,弘揚農村文明新風尚,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十元小禮金彰顯民生大溫暖。史家堡村黨總支牽頭成立紅白理事會推進移風易俗,組織黨員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討,經“四議兩公開”程序制定新規:由黨員幹部帶頭,嚴禁舉辦滿月、週歲、暖房等非必要宴席;婚喪嫁娶限定禮金10元,倡導喜事簡辦、杜絕鋪張攀比,白事禁用樂隊。

新規的實施顯著減輕村民們的人情負擔,年戶均宴席支出由8000元降至780元。在黨總支的引領下,一些村民做起公益事業:自籌資金硬化村道3.5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32盞;建立關愛基金,每年爲60歲以上老人和低保戶發放米麪油,累計資助優秀學子212人次。紅白理事會實行“黨支部委員+黨員代表”雙監督制,兩年累計勸阻17場非必要宴席。通過“黨員戶掛牌亮諾”“積分榜公示”等方式,形成“支部抓理事、黨員作示範、羣衆齊參與”的治理體系。

讓積分數據成爲基層治理“晴雨表”。史家堡村以“十元禮金”改革爲抓手,牽頭建立“黨建+愛心超市”積分體系,組織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制定6大類22項文明行爲評分細則,村民通過參與文明實踐累計積分,兌換糧油、日化等生活物資,超市運行兩年間,通過“黨員包片聯戶”機制發動180餘戶村民參與兌換,累計消耗9690積分發放物資300餘份,其中45%積分源於紅白事簡辦、環境治理等移風易俗實踐。史家堡村黨總支通過兌換物資洞察民生需求,增設健身廣場、優化日用品供給,愛心貨架成爲民生需求的“感應器”。(記者 馮凱治 通訊員 袁曉倩)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