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爆「亞洲央行向川普示好」允許貨幣升值 貿易談判籌碼
路透報導,美元兌亞洲貨幣匯率在6日仍維持疲弱格局,因新臺幣展現前所未見的連續兩天飆升,效應擴散至其他貨幣一併升值,進而凸顯了美元的脆弱性。圖/本報資料照片
路透報導,美元兌亞洲貨幣匯率在6日仍維持疲弱格局,因新臺幣展現前所未見的連續兩天飆升,效應擴散至其他貨幣一併升值,進而凸顯了美元的脆弱性。
香港金管局6日稍早宣佈,購買78億美元(約605億港元),爲要阻止港元進一步走強,同時避免打破港元釘住美元的匯率結構。
新臺幣在5日飆升至29.59兌一美元的3年高點,在兩天內狂飆8%,此一走勢與美臺貿易談判在華盛頓結束一致,新臺幣後來兌美元持穩於30.02。
Pepperstone研究主管威思頓(Chris Weston)表示,「雖然升值走勢是因爲壽險公司的避險活動所致,但許多人談論的重點是,這些國家向來貨幣『疲弱』而且積極管控匯率,是否正通過貨幣管道向川普示好,並且允許貨幣升值,作爲貿易談判的一部分。」
臺灣央行已多次否認上述說法,但市場卻沒有被說服,認爲新臺幣的暴升應該是獲得央行的默許,而且美方也可能樂見其成。
澳元和日圓等貨幣也跟進升值,澳元約在0.6449美元排徊,接近5日創下的5個月高點。日圓前一夜勁升0.9%,6日小幅貶值至143.99兌美元。
中國在岸人民幣在連假後開市交易,兌美元匯率升至7.23,創3月20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些走勢進一步強化美元對投資者失去吸引力的說法,美國總統川普混亂的全球關稅政策是導致此趨勢的原因之一。澳洲聯邦銀行貨幣策略師Carol Kong表示,「美國公債殖利率基本上回到『解放日』之前的水平,但美元仍然大幅走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