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屍人魔張介宗遭逮拒說話 醫曝1關鍵突破心防

高雄發生恐怖連環分屍案,73歲凶嫌張介宗涉嫌在3個月內殺害3名7旬婦人,檢警迄今仍未找到死者頭顱及作案兇器,案情陷入膠着。(本報資料照片/郭良傑高雄傳真)

涉嫌殺害高雄3名老婦的冷血殺人魔張介宗,被逮後沉默不語,警方僅能透過他在公園的牌友、鄰居、職場等人,推敲出他的個性習慣與爲人處事態度;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胡學錦分析,張介宗案後表現沉默有多種因素,可能是他本身個性內向,也可能是過去經歷造成他認爲說話會有危險,需要時間去建立關係、多次談話,纔有機會突破心防。

73歲的張介宗涉嫌殺害3名老婦後分屍,警方連日在前鎮河打撈,目前僅找到2名婦人的部分屍塊,據本報瞭解,張介宗的住處原先採集到血跡反應的地點除了房間及浴室外,在廚房甚至冰箱內也採集到微量血跡,檢警持續調查中,不排除是3名被害人的血跡。

不過,張介宗被逮後始終不發一語,不論是面對媒體或檢警訊問,他都表現沉默;胡學錦分析,張介宗沉默的行爲表現牽涉到多種因素,可能是他對警方防備,或本身個性內向、少話,也有可能是他過去的經歷,造成他認爲此刻說話或發表言論會對自己不利,因此需要時間去建立關係、多次談話,纔有機會突破心防。

張介宗涉嫌分屍3名老婦,又冷靜地將分裝後的屍體陸續帶往前鎮河丟棄,沿途經過市區,他都表現冷靜、無異樣,加上被逮後又始終沉默,情緒未有太大波動,也引起社會輿論,懷疑他有病態人格或心理障礙。

胡學錦表示,常見與犯罪相關的病態人格包括反社會人格、自戀型人格、邊緣型人格障礙,這些人格障礙的共同特質爲不具有同理心、容易操控人際關係,以及較爲衝動,若是再加上生活上碰到感情、金錢、個人恩怨等事件,很容易就會因衝動而犯罪。

胡學錦強調,目前社會大衆對張介宗的瞭解,僅透過新聞媒體片面資訊,因此檢警在問訊期間,張介宗還有哪些細部的行爲表現不得而知,倘若張介宗有涉及到精神疾病方面,司法單位也還要再做進一步的精神鑑定,才能判斷他犯罪時是否受病情影響,又或是有意識犯案。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