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鎮痛”納入泉州市醫保 產婦可獲千元補助
原標題:“分娩鎮痛”納入我市醫保(主題)
產婦可獲千元補助(副題)
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高慧子 通訊員 林鳳茹
5月1日起,我市明確將“分娩鎮痛”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個人先行自付50%後納入醫保報銷。新政的實施既順應臨牀技術發展趨勢,又積極迴應了社會呼聲,使更多的產婦能夠享受到安全、舒適的分娩體驗,是醫保部門支持生育政策舉措之一。
從“忍痛文化”到“生育友好”
“分娩鎮痛”納入醫保是醫療進步,更折射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溫度。
某職業學校教師黃女士得知“分娩鎮痛”將納入醫保支付後表示:“那真是太好了!我當時一分錢都報不了,現在生孩子鎮痛能報銷,那真能節約很大一部分費用!”
在市醫保局醫藥價格和藥械採購監管科,科長肖經緯調出全新上線的醫保目錄庫。記者看到,自5月1日起,“分娩鎮痛”項目下,市級單次醫療服務費基價爲540元,基本物耗同步納入報銷。“政策設計時特別考慮到產婦需求。”肖經緯指着系統界面解釋,“無論是三甲醫院還是基層助產機構,只要屬於醫保定點單位,產婦進行鎮痛實施均可享受50%報銷比例,相當於政府補助近千元。”
“分娩疼痛並非天經地義,過度疼痛會增加產婦及胎兒的健康風險。”市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肖全勝表示,分娩鎮痛是通過少量麻醉藥物規範注射來減輕產婦在分娩時的疼痛感。這項技術十分成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經過大量實踐驗證。“當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後,我們會連接電子鎮痛泵,電子泵設有按鍵,產婦可以在感到疼痛時自主控制追加麻醉藥量,實施分娩鎮痛能幫助大多數產婦減輕80%至90%以上的疼痛。”肖全勝說。
規範產科價格折射民生溫度
近年來,羣衆對“分娩鎮痛”納入醫保的呼聲高漲。目前我國“分娩鎮痛”收費模式未統一,仍以自費爲主。爲全面提升產科服務質量,國家最新發布的產科立項指南首次單獨設立“分娩鎮痛”“導樂分娩”“親情陪產”三大專項,支持醫療機構提供以產婦爲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務。
“過去,基層因設備、人力不足導致鎮痛服務供給短缺,現在通過醫保槓桿倒逼資源下沉”。肖經緯表示,新政最具突破性的是打破醫療機構層級壁壘,實現三甲醫院與社區中心同標準報銷。“一線城市無痛分娩率約90%。之前受技術普及、費用報銷等因素限制,我市無痛分娩率大概爲60%。現在醫保託底,不僅是減負,更是降低生育風險的關鍵公共衛生舉措。 ”
除了將“分娩鎮痛”項目由原來的自主定價規範爲政府定價以外,我市還對其他產科價格項目同步進行規範調整,突出勞務價值、體現人文關懷、覆蓋孕產全流程。新增親情陪產、胎心監測(遠程)、產程管理、院外分娩產後處置、產時宮外治療、胎兒宮內輸血、胎盤血管交通支凝固治療7個項目,除親情陪產和胎心監測(遠程)外,其餘5項全部納入醫保支付。
來源:泉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