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發入學放榜 缺額1220創新低
大學分發入學放榜,今年錄取率高達九成六,缺額僅一二二○個缺額,爲近五年來最少。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分發入學昨放榜,今年約三點三萬人完成登記、三點二萬人獲錄取。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指出,今年因登記人數降幅,大於總錄取人數降幅,因此錄取率達百分之九十六,較去年百分之九十四點六二再提高;各校留下一二二○個缺額,爲近五年來最少,另有一二三六人未錄取。
考分會執行秘書沈聖智表示,今年招生缺額共分佈在十八所大學、一五九個系組中,若僅以分發入學招生統計,有四所校缺額率大於四成。
其中以玄奘大學缺額率達百分之八十最高,其次爲佛光大學百分之六十、真理大學百分之五十四、南華大學百分之四十一點三八;若以所有招生管道來看,則以真理大學缺額率百分之卅四最高,其次爲玄奘大學百分之廿五。
對此,玄奘大學回應,雖然本次分發入學人數較少,但在其他入學管道均有不錯的成果,將持續推動境外招生。南華大學表示,明年將增設半導體學位學程,每年還有一千萬元海外學習獎勵金,相信能吸引更多學生。
佛光大學表示,今年加碼推出新生最高三點五萬元獎學金方案,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及運動與健康促進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提供獨招,即日起至十九日止開放報名。真理大學至截稿前不迴應。
根據考分會資訊,今年臺大、成大、清大、陽明交大等頂尖大學均滿招;老牌私校如輔仁、中原、淡江大學等均都開出招生紅盤。東吳大學則有四個缺額,中山大學十個,據瞭解,多是音樂相關學系。
今年缺額的公立大學則多屬地方型學校,沈聖智表示,近年政府補助學生就讀私立學校學雜費,「都會區私立大學招生確實非常好。」反而是較偏遠地區公立大學須面對招生挑戰,也鼓勵每間大學做出自己的特色、吸引考生。
另外,今年十八學羣與一跨領域學羣中,遊憩運動、生物資源、數理化學羣均無缺額,缺額率前三則是藝術、跨領域、管理學羣,而文史哲、外語等學羣缺額率多落在百分之三至四。
沈聖智說,近年雖然仍有「重理工、輕人文」趨勢,但各大學近年都推出相關跨領域學習制度、輔系與雙主修配套,未來仍可依照興趣跨域學習,應不影響人文與理工才人才培育。又跨領域爲近年新興學羣,高中生若尚無找到興趣,大一可先進入跨領域學羣試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