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是最美春景——首都重大項目工程復工復產掃描

新華社記者 張驍

連日來,北京市有序組織各重大項目工程復工復產。廣大建設者用奮鬥繪出的最美春景,正在京華大地徐徐鋪展。

午後溫度回暖,不少工人脫去羽絨服,換上棉衣,現場切割聲、電焊聲此起彼伏……這是記者在北京軌道交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後廠村—天通苑東)看到的一幕。該線新龍澤站內,500多名建設者正搶抓站內結構、機電安裝施工。

海淀區西北旺鎮後廠村坐擁多個互聯網公司總部,附近職工、居民期盼更便捷的出行方式。隨着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穩步建設,後廠村將與回龍觀、天通苑等居住區“一線串聯”,新線力爭今年內具備初期運營條件。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軌道三處三級調研員王媛媛表示,今年北京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規模不減,在建地鐵10條(段)共計177.4公里。目前全市在建地鐵108個標段全面復工,將延續“力爭每年都有新線開工,每年都有新線投用”的承諾。

從天安門向東驅車約30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掀起新年第一波復工復產熱潮。自2019年開工以來,這一“巨無霸”工程已連續建設5年多,將於今年底基本建成,助力“軌道上的京津冀”進一步提速。

地上,標誌性“京帆”屋蓋高高揚起;地下,車站主站房高鐵層、城市軌道層躍然入目。記者注意到,站內一處樣板段已“芳容初展”,香檳色裝飾牆板、吊頂燈光形制基本確定,將爲後續站內裝修“打樣”。

北京京投交通樞紐投資有限公司建設管理部副部長劉新建透露,目前樞紐工程全面復工復產,返崗人數超3600人,分批安全培訓後陸續開展作業。今年,園林工程、市政道路工程、機電安裝、設備聯調聯試將成爲樞紐建設的重點。

驅車再向東南方向駛去,與北京環球度假區一街之隔,備受外界關注的“灣裡”項目,主體結構在節前建成,計劃今年下半年對外開業。“灣裡”由王府井奧特萊斯、汀雲小鎮、諾嵐酒店三部分組成,是北京規模最大的奧特萊斯商業綜合體。

聽聞記者剛去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北京環匯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童德華打開了“話匣子”。“副中心站的建成,將讓京津冀地區的遊客打卡‘灣裡’更加方便,我們雖然地處副中心,但未來預計每天超6萬人次的遊客中,很多是來自天津、河北的朋友。”

“我們現在已經全面復工復產。後續的裝修收尾、機電安裝和招商工作同步推進。作爲重大工程,不僅要體量大,更要業態好、服務優。希望全新的消費場景能更好滿足羣衆的消費需求,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童德華說。(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