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重點項目開復工484個

來源:內蒙古日報

2025年,呼和浩特市圍繞“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基礎設施”三大領域,計劃實施重點項目1288個,年度計劃投資1740億元,連續四年實現重點項目“雙一千”目標,年度投資規模較上年增長16%。

爲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當前呼和浩特市正在加快制定重大項目建設保障等制度舉措,進一步強化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多向發力推進重大項目謀劃行動,以推動項目快建設、快投產,確保重大項目儘快落地見效。

近日,記者來到內蒙古能源集團金山熱電廠2×100萬千瓦煤電聯營擴建項目工地,這裡塔吊高聳、機器轟鳴、焊花飛濺。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關鍵節點15個,工程進度達到65%,正穩步朝着2025年下半年投產發電的目標邁進。

“項目已進入整體安裝階段。目前,5號、6號鍋爐受熱面安裝分別完成97%、68%,汽輪發電機安裝分別完成45%、20%。同步建設脫硫和脫硝設備,實現超淨排放。5號機組計劃10月底完成投產發電,6號機組計劃是12月底完成投產發電,實現年內雙投的任務目標。”金山第三熱電公司工程部副部長馬振東介紹。

4月9日,內蒙古天皓玻纖有限責任公司年產60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生產基地項目二期2號線點火儀式,在和林格爾縣雲谷新型產業園區舉行。

項目二期2號生產線總投資15億元,設計產能15萬噸。項目通過系統性集成純氧頂燒電助熔池窯、自動化配料系統及智能化分揀包裝裝置等核心工藝裝備,打造出高效節能的全新生產體系。

年產60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生產基地項目分三期建設5條高性能玻璃纖維生產線,三期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爲華北、西北地區最大的玻纖生產基地,年產值可達50億元,吸納就業1400人以上。

今年,呼和浩特市產業項目聚焦“六大產業集羣”,實施重點項目492個,計劃投資969億元,佔產業項目投資的66%,“六大產業集羣”引領高質量發展,爲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4月,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建設現場一片繁忙,各項工作緊鑼密鼓,有條不紊。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航站樓內精裝修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吊頂、地面現代感十足,處處彰顯着匠心與品質。今年是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項目建設的決勝之年,隨着施工建設穩步推進,現已全面邁入衝刺階段。

“現在,機場精裝修工程與設備系統聯合調試工作同步進行,計劃在6月份所有的系統聯調聯試工作完成。”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安裝分公司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項目安裝部生產經理井豹告訴記者。

2025年,呼和浩特市加快盛樂國際機場、S43機場高速、S29呼涼高速、S311武川至楊樹壩公路等工程建設,推動S27呼鄂高速、雲港大道及新機場周邊公路等項目開工建設;推進460個缺水小區供水設施改造、467個小區雨污水混流改造、59.5公里燃氣管網改造;實施昭烏達路與南二環互通立交、“西熱東送”、272個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

全年實施基礎設施項目280個,年度計劃投資達到202億元,“十五五”謀劃儲備項目總投資達到2000億元。

現代服務業方面,當年實施嘉和物流樞紐、家家悅物流基地、明品福二期、中農聯等項目;實施遠景總部基地、華北地區管制能力提升項目、和林格爾新區航空總部基地、北航綜合實驗樓等項目;構建“一廊兩軸五帶”文旅發展格局,推動實施蒙馬小鎮、北疆文化生態園、大青山野生動物園提質擴容工程等項目。

全年實施現代服務業項目279個,年度計劃投資達到410億元,“十五五”謀劃儲備項目總投資達到3100億元。

日前,呼和浩特市政務服務大廳裡,呼和浩特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等8個部門正在爲內蒙古通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辦理相關業務。

各部門會根據企業需求爲其量身定製一份“項目審批畫像表”,畫像表上會詳細標註審批階段、手續名稱、辦理承諾時限、辦理部門負責人及聯繫方式和辦事指南二維碼等信息,方便企業隨時查看、諮詢……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爲了使項目儘早開工投產,呼和浩特市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前期工作。

優化項目立項、用地、用水、文物、環評、施工許可等流程,簡化審批材料,壓縮審批時間,建立健全幫辦代辦、容缺受理、並聯辦理、提前開展技術審查等綠色服務通道,全面提升審批效率。

目前,已經推動2025年新建項目一季度主要前期手續辦理率達到80%以上,上半年實現“應開盡開”。“十五五”期間擬實施項目也將提早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確保項目儘早具備開工條件。

記者瞭解到,呼和浩特市謀深謀實“十五五”重大項目,計劃到2025年9月底前全市謀劃儲備的“十五五”重大項目總投資達到1.3萬億元,實現“十五五”重大項目年度投資年均增長10%左右。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圍繞項目招商引資和落地建設全鏈條發力,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目前,全市開復工重點項目484個,前2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8%。(記者 鄭學良 通訊員 楊彩霞)